新晴动花气,鸟啼漳水春。
出门见芳草,忽忆山中人。
种药斸云母,煮石炊松薪。
甲子谁能识,空山无四邻。
新晴动花气,鸟啼漳水春。
出门见芳草,忽忆山中人。
种药斸云母,煮石炊松薪。
甲子谁能识,空山无四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初晴,漫步于春日之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新晴动花气,鸟啼漳水春”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雨水过后,空气清新,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鸟儿在漳水边欢快地啼鸣,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接着,“出门见芳草,忽忆山中人”两句,诗人走出门来,看到满眼的绿草,不禁想起了隐居山林的朋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思念。
后两句“种药斸云母,煮石炊松薪”描绘了山中人的生活场景,他们种植药材,挖掘云母,以石头为炉,松木为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甲子谁能识,空山无四邻”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环境的深切体会。在无人知晓的深山之中,岁月流转,四邻皆空,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生活虽宁静却也孤独,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忠实的伴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