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为公乎,抑私也、无端饶舌。
更何故、池塘青草,劳劳通夕。
一部鼓吹谁道好,不堪聒耳溪边立。
且出门、扶杖复归来,耽吾寂。新月上,鸣逾急。
骤雨过,声如噎。叹汝无鱼乐,清非蝉匹。
水草藏身原自稳,身将隐矣何容说。
笑吾侪、有口亦如卿,三缄毕。
汝为公乎,抑私也、无端饶舌。
更何故、池塘青草,劳劳通夕。
一部鼓吹谁道好,不堪聒耳溪边立。
且出门、扶杖复归来,耽吾寂。新月上,鸣逾急。
骤雨过,声如噎。叹汝无鱼乐,清非蝉匹。
水草藏身原自稳,身将隐矣何容说。
笑吾侪、有口亦如卿,三缄毕。
这首《满江红·蛙》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通过对蛙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以“汝为公乎,抑私也、无端饶舌”开篇,以蛙的鸣叫比喻人的言论,提出对言辞的反思。接着,“更何故、池塘青草,劳劳通夕”,描述了蛙在池塘边彻夜鸣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一部鼓吹谁道好,不堪聒耳溪边立”,诗人通过对比鼓吹与蛙鸣,表达了对蛙声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某些喧嚣嘈杂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接下来,“且出门、扶杖复归来,耽吾寂”,诗人选择远离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新月上,鸣逾急。骤雨过,声如噎”,这两句描绘了蛙声在月光下更加急促,在雨后仿佛哽咽,形象地表现了蛙声的多变和复杂性,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叹汝无鱼乐,清非蝉匹”,诗人感叹蛙声虽清脆,却不如蝉鸣那样自由自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水草藏身原自稳,身将隐矣何容说”,通过蛙藏身于水草中的状态,象征着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逃避现实的情绪。
最后,“笑吾侪、有口亦如卿,三缄毕”,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自嘲自己和他人一样,也有言不由衷的时候,最终选择了沉默,表达了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蛙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多样性,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袖藏钩,花覆局,一一坠欢记。
筝雁尘封,慵觅个人字。
是谁玉笛飞声,星辰昨夜,又容易、梦云吹起。
忆前事,争信冷落琴心,相如倦游矣。
吹絮拈花,愁多忏无计。早知中酒光阴,困人如此。
悔轻到、碧油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