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船居十首·其一》
《船居十首·其一》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世情何事日羁縻,做个船居任所之。

岂是畸孤人共弃,都缘疏拙分相宜。

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

佛法也知无用处,从教日炙与风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船居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受。首句“世情何事日羁縻”,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不满,暗示诗人追求自由的心境。接着,“做个船居任所之”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方式——随波逐流,自由自在地生活于船上。

“岂是畸孤人共弃,都缘疏拙分相宜”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明自己并非被社会遗弃的异类,而是因为性格上的疏懒和拙朴,选择了与世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正符合他的个性和喜好。

“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这两句,通过描述船只的简单结构和操作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适应。即使船只破旧,篷布漏水,也不妨碍其在天空中悬挂;短小的船桨,即使靠近岸边移动,也足以满足航行的需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

最后,“佛法也知无用处,从教日炙与风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佛法虽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并不实用,不如接受自然界的考验,无论是烈日的炙烤还是风雨的吹打,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磨砺。这种豁达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特领悟,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简朴、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理解,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霜花腴.赠孟劬

旧京倦笛,占绮秋、天香唤起词仙。

花影帘低,药烟窗暗,吟怀梦味俱閒。楚兰自怜。

系暮愁、分付骚笺。

尽荒波、老却沧鸥,禁他留眄水云寒。

鹓侣几人长健。叹残山满眼,去住都难。

白社樽疏,青门身懒,归鸿负约年年。怨歌漫传。

算倦游、还恋危栏。劝清欢、补理巾裘,镜霜珍重看。

(0)

虞美人.郎君

狂奴四五夸轻狡。只道郎君小。却将城市作藩篱。

终日循循矩矱不须疑。佳人白发情还在。

生恐朱颜改。谁还煮酒论英雄。

且喜郎君振起有家风。

(0)

浣溪纱.春愁

落尽繁花万绿稠。珠帘几幅下银钩。

难得彩笔写春愁。

万事都从消后长,何人肯向死前休。

只宜杖挂百钱游。

(0)

丁香结

六代江山,五原沙草,曾昔日经行处。

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汾水秋风箫鼓。

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

何堪湘上,庭树烟蔼,愁人对诉。听数。

七十七龄,踏遍软红尘土。

载月吴船,嘶风并马,旧游无侣。

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

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

(0)

催雪

黑暗泉台,青对漆灯,骤被黄头惊觉。

讶旦暮千年,未来先料。

七义荒原怅望,问旧鹤、何时归华表。

阿咸多事,数行古墨,感人幽抱。人杳。更凭吊。

想醉尉风流,玉楼归早。只曙后、星孤黛描京兆。

官舍相依有弟,叹白发、青裙垂垂老。

剩片石、谶语流传,恰与武强同调。

(0)

点绛唇.咏枕

忆得年时,红绵妆叠红蕤滟。

笙囊绿掩,浓笑钗痕闪。说尽山盟,不料巫云敛。

残荷燄,斜铺楚簟,多了啼红点。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