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梅花六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梅花图景。首句“琼姿只合在瑶台”,将梅花比作仙子般的琼姿,暗示其超凡脱俗之美,本应生长在仙境瑶台。然而,它却“谁向江南处处栽”,被栽种在人间江南,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接下来两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进一步描绘梅花在雪中傲然独立,如同高洁的隐士静卧山中,而在明亮月光下,又如月下美人款款而来,赋予了梅花人格化的魅力和动态感。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则通过描绘梅花与竹子的疏影相伴,以及春天里残留的香气引来了漠漠苔藓,展现了梅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其淡泊清幽的气质。
最后,“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无人欣赏的惋惜,暗示了梅花虽美,但缺少像何晏那样能写出佳作的知音。东风吹过,梅花孤独地开放,带给人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言诗人的情感世界,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孤芳自赏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