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百步闻,泉脉高下通。
潺湲乱云外,屈曲明月中。
八月稻登场,引之作机舂。
羡流灌蔬畦,全家饱芥菘。
洗沐及浣濯,蚤暮靡不供。
斗水百忧宽,悲哉杜陵翁。
泉声百步闻,泉脉高下通。
潺湲乱云外,屈曲明月中。
八月稻登场,引之作机舂。
羡流灌蔬畦,全家饱芥菘。
洗沐及浣濯,蚤暮靡不供。
斗水百忧宽,悲哉杜陵翁。
这首诗描绘了泉水的声音和流动,以及它在乡村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泉声百步闻,泉脉高下通",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写出泉水悠远而连贯的特点。"潺湲乱云外,屈曲明月中",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在山间流淌,穿过云雾,映照着明亮月色的画面,富有诗意。
诗人接着写到泉水对于农事的帮助,"八月稻登场,引之作机舂",说明泉水不仅供人饮用,还用于灌溉稻田和舂米,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全家饱芥菘",则表达了丰收季节全家人的满足和喜悦。
"洗沐及浣濯,蚤暮靡不供",泉水的清洁功能被提及,无论早晚,都为人们的洗涤提供方便。最后,诗人以"斗水百忧宽,悲哉杜陵翁"作结,感叹一斗水就能带来心灵的慰藉,对比杜陵翁(可能指杜甫)的忧患意识,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泉声为线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陆游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士大夫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金微未壮长,火老尚余烬,可怜茅舍翁,瞑目困藉躏。
萧萧得一雨,天气颇清润,岂惟爽襟灵,亦足祛疾疢。
浮生日月驶,老死才一瞬。
圣贤邈不嗣,利欲以身徇。
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
闭门君但学,妙理天岂吝。
日昳小雨不至晡,雨虽未足凉有余。
细泉泠泠咽幽窦,清风策策惊高梧。
笠泽老翁病苏醒,欣然起理西斋书。
十年灯前手自校,行间颠倒黄与朱。
区区朴学老自信,要与万卷归林庐。
尔来世俗喜变古,凿空饰诈无根株。
愀然抚几三太息,力薄抱恨何由祛?
兰台漆书非己责,且为签縢除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