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三伏断追游,谁唤来穿涧树幽。
初讶网横天影破,忽惊人蹴浪花浮。
鸣榔不用齐吴榜,鼓枻何须学楚讴。
便有金盘堆白雪,却怜清泚向东流。
平生三伏断追游,谁唤来穿涧树幽。
初讶网横天影破,忽惊人蹴浪花浮。
鸣榔不用齐吴榜,鼓枻何须学楚讴。
便有金盘堆白雪,却怜清泚向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偶遇溪边观鱼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趣与哲理之思。
首句“平生三伏断追游”,点明诗人平时在炎热的夏天,会停止外出游玩,暗示了对酷暑的畏惧。然而,接下来的“谁唤来穿涧树幽”一句,却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了一次意外的出游,仿佛是某种神秘力量或偶然事件促使诗人前往溪边,探索那幽深的林间小径。
“初讶网横天影破,忽惊人蹴浪花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初见景象时的惊讶与惊喜。网横天影,暗示了水面的平静与清澈,而天影被打破,又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随后,“蹴浪花浮”则展现了水面上突然涌起的浪花,仿佛是鱼儿跃出水面的瞬间,既生动又富有动态感。
“鸣榔不用齐吴榜,鼓枻何须学楚讴。”这两句通过类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态度。鸣榔,指敲击船舷发出的声音,常用于捕鱼;齐吴榜,意为统一使用吴地的船桨;鼓枻,即划船;楚讴,指楚地的歌曲。诗人认为,无需刻意模仿古人或使用特定工具,就能享受自然的乐趣,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便有金盘堆白雪,却怜清泚向东流。”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鱼儿比作“金盘堆白雪”,形象地描绘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美丽景象。同时,诗人对水流东去的自然规律表示了怜爱之情,既有对生命流动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观鱼这一日常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今夜如何睡。倚熏笼、香浓宝鸭,灯明金穗。
瘦影偎人清似此,相对自怜明媚。
怎禁得、频年况瘁。
触绪关心心易感,任罗衫、揾透双红泪。
愁如许,几曾醉。茫茫甚处埋忧地。
悄黄昏、半阶月色,满庭霜意。
料峭春风帘怕捲,领略无聊滋味。
蓦听得、漏声三次。
半臂棉轻钗玉冷,静沉沉、四下重门闭。
悲欢事,忍频记。
真个家居好,纤儿自不关。
遍寻遗父老,一指旧江山。
野寺无僧住,空城有鸟还。
潮回应寂寞,胡骑下孱颜。
玄枵日雨雪,羲御如潜匿。
庭树凄以摧,朔风吹不息。
晨起拥孤衾,咄嗟已昏黑。
蓬径绝来踪,咏歌写胸臆。
缅想丈人徒,辛勤甘自力。
贫老荣启期,拾穗意亦得。
嗟余独何人,无事坐安食。
时与同心朋,一杯论稼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