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如何睡。倚熏笼、香浓宝鸭,灯明金穗。
瘦影偎人清似此,相对自怜明媚。
怎禁得、频年况瘁。
触绪关心心易感,任罗衫、揾透双红泪。
愁如许,几曾醉。茫茫甚处埋忧地。
悄黄昏、半阶月色,满庭霜意。
料峭春风帘怕捲,领略无聊滋味。
蓦听得、漏声三次。
半臂棉轻钗玉冷,静沉沉、四下重门闭。
悲欢事,忍频记。
今夜如何睡。倚熏笼、香浓宝鸭,灯明金穗。
瘦影偎人清似此,相对自怜明媚。
怎禁得、频年况瘁。
触绪关心心易感,任罗衫、揾透双红泪。
愁如许,几曾醉。茫茫甚处埋忧地。
悄黄昏、半阶月色,满庭霜意。
料峭春风帘怕捲,领略无聊滋味。
蓦听得、漏声三次。
半臂棉轻钗玉冷,静沉沉、四下重门闭。
悲欢事,忍频记。
这首清代词作《金缕曲》由郑兰孙所作,描绘了词人被酒后的夜晚心境。开篇以失眠为引,通过“倚熏笼”、“香浓宝鸭”和“灯明金穗”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温馨的氛围。词人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感叹清冷中唯有自怜,内心深处充满了愁绪。
“瘦影偎人清似此”一句,将孤独形象化,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内心苦楚。接下来,“怎禁得、频年况瘁”表达了词人多年来的疲惫和忧虑,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触绪关心心易感”揭示了词人敏感多情的性格,眼泪滑落衣襟,愁绪难以排解。
下片转入对环境的描绘,黄昏月色、庭院霜意,以及料峭春风中的帘幕,都烘托出词人无尽的哀愁。漏声三下,更添寂寥,而“半臂棉轻钗玉冷”则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最后,词人感慨人生的悲欢离合,不愿再频繁忆起,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逃避现实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在春寒之夜的内心世界,情感层次丰富,哀而不伤,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旧痕凄断,是年时携手,虎坊桥畔。
愁护暮鸦,芳树阴阴后堂见。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冰簟。
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怨。争羡,御香染。
尽夜夜露痕,襟袖难浣。
几时清浅,赢得铜仙泪空满。
重觅剪灯心事,除付与、梦中庭院。
却又怕、寻去也,梦中都换。
兰犹带土,莲不辞泥,怎如伊清绝。
模金镌玉,貌不出、一种肌冰肤雪。
半窗寒日,尽厮守、又过残腊。
却没缘、识面东风,省惹许多蜂蝶。
满城心醉唐花,看水石盆中,曾否因热。
诗人可恼,浪举似、仙子淩波尘袜。
梅兄易谢,纵憔悴、国香休掐。
把蒜头、珍重收培,閒岁依然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