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名山胜,来参梵帝筵。
烟霞围宝地,龙象拥诸天。
喻法昙花落,翻经贝叶传。
朗公今化石,不转谒金仙。
为访名山胜,来参梵帝筵。
烟霞围宝地,龙象拥诸天。
喻法昙花落,翻经贝叶传。
朗公今化石,不转谒金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春日探访灵岩寺的景象与感受。首句“为访名山胜”,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寻访名山胜景。接着“来参梵帝筵”一句,以“梵帝”比喻寺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
“烟霞围宝地,龙象拥诸天。”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烟霞缭绕的宝地,仿佛仙境一般,而龙象则象征着佛教中的神兽和高僧,它们围绕在诸天之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氛围。
“喻法昙花落,翻经贝叶传。”这里运用了两个佛教的典故。“昙花一现”比喻佛法的短暂与珍贵,“贝叶经”则是古代佛教经典的一种形式,通过这些典故,诗人表达了对佛法深奥与传承的感慨。
最后,“朗公今化石,不转谒金仙。”“朗公”是古代的一位高僧,此处化用其名,暗示了历史上的高僧已经化为石像,不再转世为凡人。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高僧精神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
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
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
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
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
折冲师旅文字间,饮马长江竟飞渡。
戏下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
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迁固。
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
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
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
交情过辱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御。
南风九月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
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
钱塘兵革嗟屡经,民社诛求尚无度。
省中郎署尽知己,左右枢机当要路。
虽云势分有上下,若语同寅实亲故。
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
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
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
为谢分垣马左司,使便无令惜书疏。
《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元·陈基】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折冲师旅文字间,饮马长江竟飞渡。戏下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迁固。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西枢上马常并辔,南省闻鸡复联步。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交情过辱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御。南风九月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钱塘兵革嗟屡经,民社诛求尚无度。省中郎署尽知己,左右枢机当要路。虽云势分有上下,若语同寅实亲故。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东南所重在保障,丝茧区区何足务。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游豫。为谢分垣马左司,使便无令惜书疏。
https://shici.929r.com/shici/RCqt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