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
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
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
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
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仙人相遇的奇幻情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寻求道法的向往。开篇“仙穴逢羽人”即设定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其中“羽人”通常指代仙人或道士,诗人在仙穴中遇见这样的人物,显示出一种幸运和不凡的经历。
“停舻向前拜”表明诗人对这位仙人的崇敬之情,而仙人则询问诗人“涉风水”,即探讨其修行的道法。紧接着,“何处远行迈”则是仙人对诗人未来的修炼道路表示好奇。
下片“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描绘了诗人在仙人的引导下,寻找超凡脱俗之地的旅程。“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座神秘山岳的敬畏,以及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神异之物的探究。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强调了这种修炼之地的宏伟与壮丽,而“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自由自在,“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则是对仙境风光的描绘,突出了其与世俗世界的不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表明这座山岳不仅美丽,而且历史上就以灵异著称。最后,“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永远留在这样一个地方修行,直至达到道法的高峰。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风光的描绘,以及诗人与仙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强烈愿望。同时,这种描写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向往和接受。
辰出太平门,褰帷太平堤。
不知身上下,苍山时高低。
右鉴渺平湖,左玦汇清溪。
残绿稽芰荷,小白散凫鹥。
是时秋始暮,风物繁以凄。迤逦贯索垣,愀然念圜?。
冥冥天就寒,冉冉日沈西。
首领且不顾,焉问母与妻。
比屋苟可封,咎繇亦易齐。
日予欲无言,吟咏亦随废。
塞耳空谷中,足音胡然至。
之子匪俗欢,夙昔申末契。
掩关二载余,日与黄卷对。
卤莽一世眸,宰落千古事。
圣主御明堂,汝乃随计吏。
应门故所习,踉跄手其刺。
一见肝胆披,软语若相媚。
中厨出旨酒,亦复饶异味。
鸾刀缕黄颔,雕盘饤朱柿。
秋色在芙蓉,客醒主已醉。
四坐且勿惊,见有此人未。
但诵子虚篇,何待杨得意。
冯唐厌郎署,拂衣卧沧洲。
有子字王孙,颇与史长游。
冥志越三坟,英风隘九州。
飘然赴公车,甲第焉足酬。
三语司空掾,一疏富人侯。
鄙意稍不然,良玉戒暗投。
不睹长安市,谈笑生戈矛。
桃李驾春风,献态不自羞。
憔悴离根株,零落委道周。
窃窥松与柏,偃蹇若潜虬。
郁作清庙材,竟为匠石收。
出当承八柱,处当傲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