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源忆故人·其六》
《桃源忆故人·其六》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桃源忆故人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

只为眉长皱。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

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桃源忆故人(其六)》。从这短短的八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开篇两句,以玉笙的悠扬声音和弓形舞动的衣摆,描绘出一种空灵而又寂寞的情景。这里的“清商”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音乐调式,而“吹彻”则表达了一种到达极致的境界。这两句诗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舞者,在月光下或是在一片静谧中,通过舞蹈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自然景观,但并非是对美景的直接描写,而是一种意在言外的表达。这里的“巧画”可能暗指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远山”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事物或情感。“不就”和“只为眉长皱”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忧愁,仿佛诗人因为某种事物的缺失或无法达成而感到苦恼。

“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这两句诗继续深化了前面的意境。“灵犀”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精巧的车辕,转义为敏锐的心思。这里,“望断星难透”表达了一种对遥远事物或情感的渴望,但又感到距离遥不可及。而“立到凄凉时候”则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最后两句,“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在一个月色如同白昼般明亮的夜晚,诗人感到自己和梅花一样,都是孤独而瘦弱的存在。这不仅是对外界景物的描写,也是在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舞蹈、自然山川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星辰的渴望和月光下的孤独,勾勒出了一幅充满了美感与哀愁的情景画卷。诗人以此抒发了对往昔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当前凄凉时刻中所体验到的孤寂情绪。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次韵仲弓见赠

我生分稽古,未始怀宴安。

万事不入眼,人间自悲欢。

独于文会时,所取良必端。

起废赖发药,他年逃素餐。

苏君日千里,逸步逾飞翰。

一从断金来,况也宁永叹。

于今更天诱,还逢鲁圆冠。

倾盖如旧识,礼法能见宽。

须知高门闾,阶庭富芝兰。

何独仲弓家,弟兄称二难。

琴张诚可友,愿言谢外观。

圣域渺无旁,观水须观澜。

(0)

春日杂兴四首·其四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

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0)

句·其一

短棹孤飞誇寥廓,洪涛高卧看星辰。

(0)

盖仙山六题·其三甘泉

一脉灵源来已长,色浓如醴味甘香。

石龙洞处无尘染,留与仙家作玉浆。

(0)

石桥·其一

云藏钟鼓雾埋林,龙护山花雀散金。

知道有人桥外住,青崖遮断不教寻。

(0)

郊原·其一

分苗刈麦满平田,缫茧声争涧水喧。

我亦方怀三釜乐,暂逃尘鞅过郊原。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