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谁怒水中蟹,昨梦不疑杯里蛇。
迸齿清寒银粟粟,不随盐酪供毗耶。
秋风谁怒水中蟹,昨梦不疑杯里蛇。
迸齿清寒银粟粟,不随盐酪供毗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动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
“秋风谁怒水中蟹”,这一句捕捉到了秋天萧瑟的气氛,蟹(河蟹)在水中似乎被秋风激怒,传达出一种自然界生灵因季节变换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昨梦不疑杯里蛇”,则是诗人对梦境的一种描写,将梦中的景象与现实的物品(杯)联系起来,蛇在杯中,不仅增加了梦境的荒诞性,更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某些隐秘而复杂的情感。
“迸齿清寒银粟粟”,这里的“迸齿”形容声音轻微细碎,“清寒”则是秋天特有的气候特征,而“银粟粟”可能指的是月光或星辰,传递出一种冷冽而纯净的意境。
“不随盐酪供毗耶”,这一句中的“盐酪”是古代祭祀用的食品,“毗耶”则是一种神秘的祭祀行为。诗人通过这个细节,似乎在质疑或反思某种传统习俗和信仰。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界的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梦境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是一篇融合了自然写实与哲学思考的佳作。
三山缥缈蔼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螮蝀横波澜,飞跃鲸鲵斗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久矣无循吏。自当年、弘宽去后,风流谁继。
律令喜为鹰击勇,无复柔桑驯雉。
何幸见、真儒小试。
手种海棠三百本,有几多、遗爱人须记。
潘岳县,未为贵。文章政事通枫陛。
看傅岩、霖雨岁旱,要须均施。
玉色温其山似立,气禀新秋清厉。
便好据、经纶要地。
却笑庞才非百里,骤天衢、自合还天骥。
卮酒祝,八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