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闷·其四》
《遣闷·其四》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人情閒向暗中探,搜索文书再细参。

歇后谁曾讥郑五,知儿我转取朱三。

道深宜用虚怀领,器重还凭大力担。

悟得苦言为圣药,才知谏果有回甘。

(0)
鉴赏

这首诗《遣闷(其四)》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坚韧。

首联“人情閒向暗中探,搜索文书再细参。”以“人情”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在“暗中探”与“细参”之间,透露出诗人对复杂人际关系的谨慎观察与深入理解,以及对文字资料的细致研读,体现了其治学严谨的态度。

颔联“歇后谁曾讥郑五,知儿我转取朱三。”运用了歇后语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历史人物郑板桥与朱熹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智慧的尊重与借鉴。通过对比“歇后”与“知儿”,既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也暗示了个人见解的形成过程,即从学习他人经验到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

颈联“道深宜用虚怀领,器重还凭大力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在追求真理或高尚道德时,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虚怀”),同时要有足够的力量(“大力”)去承担责任与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社会担当的一种呼吁。

尾联“悟得苦言为圣药,才知谏果有回甘。”以“悟得”和“才知”开头,表明了诗人通过经历与反思,认识到批评与谏言的价值,如同良药一般,虽然苦涩,但能带来长远的益处。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逆耳忠言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领悟,即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最终收获甜美的果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智慧与坚韧,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村居·其二

山暝见归鸦,陂塘急暮蛙。

雨肥卢橘子,风落荔支花。

野食分樵爨,清歌过钓槎。

閒随渔父去,溪上醉流霞。

(0)

怀朱季美

忆尔离家日,萧条雁鹜天。

风尘闽海道,烟雨楚江船。

别路馀千里,归期尚隔年。

巢云堂上月,春到为谁圆。

(0)

晚渡增江

乱山上岚气,孤棹尚东征。

溪树临村口,江云漫县城。

沙寒水鹤叫,月出海潮平。

幸有南风雁,相随到永清。

(0)

溪上

凉风吹雨过,溪上气萧森。

两岸芙蓉水,孤舟杨柳阴。

鸥来争坐席,鱼出听鸣琴。

渔父时相问,知予江海心。

(0)

远公自石桥精舍罢讲初归作

松花久向云中食,黄叶无端逐水流。

尘世是非何处尽,归来犹及小山秋。

(0)

赠李少君·其一

香车曾记入门时,萼绿梅花始上枝。

薄发千条初覆额,为郎搦管写乌丝。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