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寒泉春日儿童三咏·其二风筝》
《和寒泉春日儿童三咏·其二风筝》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纵轮不卷只嫌低,高处安知鹢退飞。

弱缕不禁儿辈掣,断鸢弗下断云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以风筝为载体,寓含了对生活的哲思。

首句“纵轮不卷只嫌低”,形象地描述了风筝在天空中的状态,即使它已经放得很高,但仍然渴望更高,表现了风筝追求自由、向往高远的精神。这里的“轮”可能指的是风筝线轮,表达出风筝虽已升空,但仍有上升的欲望,却因线轮的限制而感到遗憾。

次句“高处安知鹢退飞”,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风筝在高空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的思考。鹢,古代的一种水鸟,这里借指在高空中飞翔的风筝,暗示风筝在高空可能会遇到风力减弱或方向改变的情况,就像水鸟在水面飞行时可能受到水流的影响一样。这句话既是对风筝飞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上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隐喻。

后两句“弱缕不禁儿辈掣,断鸢弗下断云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弱缕不禁儿辈掣”描述了风筝线的脆弱,即使被儿童们拉扯,也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这象征着生活中人们面对外部力量时的无力感。后一句“断鸢弗下断云归”则是对风筝命运的总结,即使风筝线断了,风筝也不能自行降落,只能随风飘荡,最终归于云间。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风筝无法自主控制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生中无法预知结局的无奈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筝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自由、挑战、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月夜行泾县道中

奋策发南陵,暮色二十里。

月出空山空,山深月如水。

露下凉虫吟,松香滴石髓。

峰峦转曲折,涧壑亦何美。

几处泉声回,尽入稻田里。

山家安稳眼,犬吠隔林起。

竟夜此中行,月落朝霞紫。

(0)

宿借秋阁

夜树辨虚窗,月色犹在岭。

暗泉落寒滴,近竹摇碎影。

涎蜗四壁乾,露鹤一声警。

清话强僧陪,跋烛趣更秉。

藤榻初著膝,梦游恍屡省。

疥缀游客诗,古尘黯弗屏。

安得白社人,对案写清景。

峥嵘抱冬心,松雪皓耿耿。

破冻上霄梯,天地极清冷。

秋风日夜深,幽趣当续领。

(0)

带存以同公舒游阳丘别业诗见示赋赠

幽寻昨日失追攀,喜对新诗为解颜。

画舸丹枫绣江水,白云红叶女郎山。

松陵唱和谁高下,谢客风流亦等闲。

自是阳丘秋色好,清吟满贮一囊还。

(0)

题同年汪谨堂尚书临黄庭内景经卷后

墨花四照云生壁,玉版笺凝冰雪色。

一粒丹砂九转成,抽毫直接神仙迹。

宣和题字何足疑,世有识者当心知。

且喜神物在人世,得公妙笔能传之。

想公下笔时,不知笔在手。

临池恍惚灵境开,中有洞天名小有。

紫微南岳坐琼台,列侍蓉冠鸣佩玖。

金环约臂两青童,采采琪花斟玉酒。

忽然墨雨飞空来,元气荡胸风入肘。

方圆自我结构遗,不系若惊神独守。

此书后出千余年,遂与《黄素》争后先。

前辈见之应避席,世间石本空雕镌。

我生愿作主书史,鍊骨未成将老矣。

可得从公乞数行,往问山中许道士。

(0)

答任翼圣计偕留别

往还多面朋,孰是心所同。

乡荐忝伯仲,时论推云龙。

一友教四方,一匿影蒿蓬。

相见苦不易,终岁欣相从。

得窥所学富,饱闻议论雄。

冥搜力沉著,集益心虚冲。

乌能石攻玉,愧用莛撞钟。

圣籍久黯黕,迟子发群蒙。

斯行匪干禄,要展经术功。

析理戒穿凿,守道无穷通。

钓鳌不钓鱼,君家有任公。

(0)

闻吴子登泰山绝顶遥有此赠

东望岩岩古岱宗,携筇独上最高峰。

石坛晓映千崖月,日观晴飞万壑钟。

天子何须寻汉策,大夫空自号秦松。

凭栏四顾无穷兴,有客中原恨未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