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开篇“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写出了春天百花竞放的情景,花朵们仿佛在向东风炫耀它们各自的色彩,而东风则似乎在与这些花朵一同欢笑。
接着,“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春光的珍惜之情。他不愿意错过任何一刻,所以即便是化妆,也要在室内细细品味这份春光。
“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这里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某种哀愁和遗憾,即使是在明亮的月夜,他也无法摆脱这种情感。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这几句流露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不舍。诗人心中的爱恋之情尚未消逝,而当年的盟誓仍旧如同衣上的花香一般,久久不能忘怀。
“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这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就像那对在窗棂间自由穿梭的燕子一样,无拘无束,毫无牵挂。
最后,“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则描绘出一个春光即将逝去的情景。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春天即将消逝的哀愁,而那曾经温暖如绸的花瓣现在也只剩下空寂的柳枝,显得格外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