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更漏子·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场景。上东门,门外的柳树常被用来寄托离别的哀思,"赠别每烦纤手"一句,暗示了女子在送别之际的柔情与不舍。随着季节变换,"一叶落,几番秋",暗示时光流转,秋意渐浓,而江南的主人公独自倚楼,遥望远方,内心充满孤独和期待。
"曲阑干,凝伫久"描绘了她长久地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深情凝视,直至黄昏时刻。"薄暮更堪搔首"进一步刻画了她的愁绪,傍晚的寂静和迷茫让她更加难以排解心中的忧虑。最后,"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无尽担忧和思念,仿佛这愁绪能延伸到天边,无尽无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女子的孤独与愁绪,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