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三首·其一独倚楼》
《更漏子三首·其一独倚楼》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0)
注释
东门:城市东门。
门外柳:门外的柳树,象征离别。
纤手: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
一叶落:秋季落叶的象征,暗示时光流逝。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可能有特定地理或情感上的含义。
阑干:栏杆,这里指楼阁的扶手。
凝伫:长时间专注站立。
薄暮:傍晚时分。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焦虑或思考。
无际恨:无尽的遗憾。
闲愁:闲散而无法排遣的愁绪。
侵寻:逐渐侵入,这里指愁绪漫延。
天尽头:天边,象征远方或极限。
翻译
在东城门,门外绿柳依依,每次送别都让纤细的手指感到烦恼。
一片叶子落下,经历了多次秋天,我独自在江南的高楼凭栏远眺。
弯曲的栏杆边,我长久地站立,傍晚时分更是令人忍不住频频挠头。
无尽的遗憾,满心的闲愁,仿佛要蔓延到天边的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更漏子·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场景。上东门,门外的柳树常被用来寄托离别的哀思,"赠别每烦纤手"一句,暗示了女子在送别之际的柔情与不舍。随着季节变换,"一叶落,几番秋",暗示时光流转,秋意渐浓,而江南的主人公独自倚楼,遥望远方,内心充满孤独和期待。

"曲阑干,凝伫久"描绘了她长久地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深情凝视,直至黄昏时刻。"薄暮更堪搔首"进一步刻画了她的愁绪,傍晚的寂静和迷茫让她更加难以排解心中的忧虑。最后,"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无尽担忧和思念,仿佛这愁绪能延伸到天边,无尽无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女子的孤独与愁绪,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色。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睡中闻莺

解鞍萧寺憩清幽,睡里忽闻黄栗留。

惊破梦魂何可恨,得知身在浙江头。

(0)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为韵·其八

人心生剑戟,世路足风波。

祇有归田好,谁能自揣摩。

(0)

句·其三

著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0)

苏学十题·其七多干柏

古柏列重门,连枝若弟昆。

参天分直干,得地共灵根。

月照龙蛇影,风摧铁石痕。

鸾凰期可宿,香叶向春繁。

(0)

哭愿吾皇不共天。

(0)

横浦十咏·其八东坡祠

何年海上还,坐镇此山川。

笔砚归京阙,衣冠带瘴烟。

一生忠胆在,万古党名传。

吾道多流落,西风问老天。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