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美亭诗为大司成程舜敷作四首·其二》
《四美亭诗为大司成程舜敷作四首·其二》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地为崇文辟,斋因讲德开。

草深知秘殿,松杪见灵台。

映户群峰入,环桥一水回。

但能留问字,不假酒肴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崇文之地的亭阁,四周环境清幽雅致。首句“地为崇文辟”,点明了亭阁所在之地,是为崇文之所开辟,暗示了此处是读书、讲学的理想之地。接着“斋因讲德开”一句,进一步说明了亭阁不仅是供人休息的场所,更是为了弘扬道德学问而设立。

“草深知秘殿,松杪见灵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亭阁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草深暗示了亭阁的隐蔽与静谧,秘殿则可能是指亭阁内部的庄严与神圣。松树高耸至松梢,可见到灵台,这里或许象征着高远的精神追求和智慧的光芒。

“映户群峰入,环桥一水回。”这两句继续描绘亭阁周围的山水之美。群峰映入门户,展现出山川的雄伟与亭阁的和谐共存;环桥之水回流,则体现了水的灵动与亭阁环境的宁静。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最后,“但能留问字,不假酒肴来。”这两句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欢迎态度,强调了在此交流思想、探讨学问的重要性,而非物质的宴请。这反映了古代文人重视精神交流、崇尚学术氛围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美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饭花光店是日立春

采胜缯幡安在哉,客行巾帽只风埃。

东西水畔冻全坼,南北枝头春已回。

故国音书黄耳断,馀生光景白驹催。

山村谁道全荒陋,也有畦蔬入馔来。

(0)

将去济阴寄泗上宁陵

淮海三年别,家山十日程。

时思一笑乐,转觉异乡情。

叔父勤相唤,诸郎许见迎。

浊醪行处有,所恨不同倾。

(0)

春晚

宴坐翛然万虑忘,从他风雨送春忙。

佛灯初上黄昏后,时炷郴州石乳香。

(0)

次曾吉父兰溪三绝·其三

久觉藏身不厌深,旧游风物要追寻。

书来肯附铜鱼使,记我今年病不禁。

(0)

钱逊叔侍郎奉京师旧坟改葬天柱谨成挽诗一首

钱氏霸吴越,功德在斯民。

逊王早退居,身退道益尊。

至今二百年,盛事传后昆。

文采震本朝,岂惟光一门。

后来翰林公,又以直声闻。

累叶其外家,家世悉殊勋。

善恶久乃效,其报于此分。

裔孙杰立者,迎丧自中原。

遂令扰攘后,得安久旅魂。

依依天柱山,不必京洛尘。

死者如有知,当言吾有孙。

小人托末契,所恨老不文。

睹此一时盛,忍终无一言。

越水流不竭,越山旱不昏。

孝子亦不匮,锡类到礽云。

(0)

程伯禹母夫人挽诗二首·其二

旧随贤子后,每得熟严规。

未获升堂拜,空成相挽诗。

爵频赐汤沐,寿不到期颐。

他日家声在,流传世未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