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记得在虹桥。
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那得不魂销。
清明节,记得在虹桥。
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那得不魂销。
此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虹桥边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明游春的画面。"清明节,记得在虹桥",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地点,虹桥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接着,"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通过“随意”二字,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漫步于柳树旁,观看马戏,或在花丛中聆听箫声,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艺术的美感。"那得不魂销",结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情境的深深陶醉和不舍,流露出对清明时节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人们游春赏景的温馨画面,通过细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登高旷玄览,寓目销我愁。
峰峦滴朝润,萧条气含秋。
客边得佳节,虑静境亦幽。
况乃岁稔登,遗禾弥道周。
糟床注新酿,已免沽挈忧。
幸此足斟酌,好景庶可酬。
岂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
一笑欲忘言,岁月何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