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咽奼唱,听红牙频点。银烛千枝吐兰焰。
怪纤纤过酒、小小藏钩。看瘦影,何事翠蛾偷敛。
绀园留慧种,栴树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
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
料别后、秋心定凄凉,对月淡花疏、此儿堪念。
莺咽奼唱,听红牙频点。银烛千枝吐兰焰。
怪纤纤过酒、小小藏钩。看瘦影,何事翠蛾偷敛。
绀园留慧种,栴树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
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
料别后、秋心定凄凉,对月淡花疏、此儿堪念。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词人杨芳灿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画面。
开篇以“莺咽奼唱”起兴,莺鸟的啼鸣如同少女的轻柔歌声,营造出一种婉转悠扬的氛围。接着“听红牙频点”,红牙指的是古代乐器,此处借指音乐节奏的频繁变换,暗示着情感的起伏波动。随后“银烛千枝吐兰焰”,银烛闪烁,如兰花般绽放,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暗夜中悄然绽放,却难以持久。
“怪纤纤过酒、小小藏钩”,通过描写女子纤细的手指过酒、藏钩的游戏,展现了她们的闲适与欢乐,同时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之痛。接下来“看瘦影,何事翠蛾偷敛”,瘦影映照,翠眉敛收,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与不舍。
“绀园留慧种,栴树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绀园中的智慧之种,栴树林中的双林,与众多花朵争奇斗艳,但在这里,它们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回首往昔,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如今都化为飘零的云烟,歌扇与舞衫,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最后,“料别后、秋心定凄凉,对月淡花疏、此儿堪念”,料想别后,心中定会感到凄凉,对着清冷的月光和稀疏的花朵,不禁让人思念不已。整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汉江东抱楚山流,先垄犹余土一抔。
庙冷桐乡耆旧逝,田荒栗里子孙愁。
兵戈隔梦三千里,霜露伤心二十秋。
荒隧天寒乌鸟下,空林日落白狐游。
碑焚断石经时变,碗出遗金有夜偷。
过客尚知来下马,仙翁谁复指眠牛。
拟从樊口迁京口,遥别沙头下石头。
高士束刍思致奠,故人惠麦久维舟。
已知多病垂垂老,敢为长贫故故留。
为政幸逢宗正恕,申情当念子平忧。
劬劳罔报生何益,存殁沾恩死必酬。
愿及清明三月节,一盂麦饭洒松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