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王气,把兴亡付与,云烟残笔。
如此江山收眼底,不问剡藤宽窄。
两姓乌衣,六朝龙种,霸业伤今昔。
板桥流水,画图何限萧瑟。
堪叹历尽承平,桁开朱雀,又起黄巾贼。
燕子桃花歌舞地,粉本谁添金碧。
铜狄频迁,琼枝略尽,遗墨徒珍惜。
飘零豪楮,劫灰留吊陈迹。
黯然王气,把兴亡付与,云烟残笔。
如此江山收眼底,不问剡藤宽窄。
两姓乌衣,六朝龙种,霸业伤今昔。
板桥流水,画图何限萧瑟。
堪叹历尽承平,桁开朱雀,又起黄巾贼。
燕子桃花歌舞地,粉本谁添金碧。
铜狄频迁,琼枝略尽,遗墨徒珍惜。
飘零豪楮,劫灰留吊陈迹。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的《酹江月·题元人胡褐公金陵二十四景小幅》。诗中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黯然王气,把兴亡付与,云烟残笔。”开篇即以金陵的历史地位和兴衰更替为主题,将历史的荣辱沉浮比作云烟中的残笔,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无常和变幻。
“如此江山收眼底,不问剡藤宽窄。”诗人站在江山之上,俯瞰着眼前的壮丽景色,却不再关心纸张的大小,寓意着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超越了物质层面的追求。
“两姓乌衣,六朝龙种,霸业伤今昔。”提到了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以及其中的权贵家族,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感慨和对现今变迁的忧思。
“板桥流水,画图何限萧瑟。”通过板桥和流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堪叹历尽承平,桁开朱雀,又起黄巾贼。”感叹历经太平盛世后,政权更迭,再次出现了叛乱,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
“燕子桃花歌舞地,粉本谁添金碧。”描述了昔日燕子飞舞、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那些为这些美景增添色彩的人,如今却已无处寻觅。
“铜狄频迁,琼枝略尽,遗墨徒珍惜。”铜像频繁迁移,珍贵的树木几乎消失殆尽,只有遗留下的墨迹还被人们珍视,表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
“飘零豪楮,劫灰留吊陈迹。”豪楮(大纸)随风飘散,战火后的灰烬留下了对往昔的追忆,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及其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