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天半波涛涌,惊飙震荡阴山动。
酒泉城外军声喧,千帐忽作胡蝶翻。
筚篥乌乌吹不起,硬雨著人攒万矢。
辕门老卒曾出关,诸君未见边风颠。
君不见,瀚海茫茫沙怒卷,人马吹空似蓬转。
黄云天半波涛涌,惊飙震荡阴山动。
酒泉城外军声喧,千帐忽作胡蝶翻。
筚篥乌乌吹不起,硬雨著人攒万矢。
辕门老卒曾出关,诸君未见边风颠。
君不见,瀚海茫茫沙怒卷,人马吹空似蓬转。
这首诗《大风》由清代诗人施补华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风来临之际的壮阔景象和边塞的险恶环境。
首句“黄云天半波涛涌”,以“黄云”比喻滚滚的风沙,仿佛在天空中形成了波涛汹涌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大风的气势。接着,“惊飙震荡阴山动”进一步渲染了大风的威力,使静止的阴山似乎也因风而震动,表现了风力之强。
“酒泉城外军声喧,千帐忽作胡蝶翻”两句,将大风下的军营生活与自然界的蝴蝶翻飞相比较,既突出了风的猛烈,又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军营中的喧嚣与自然界的宁静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筚篥乌乌吹不起,硬雨著人攒万矢”描绘了大风中军营的防御场景。筚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风声的尖锐刺耳;“乌乌”则强调了声音的低沉和不祥。同时,硬雨和万矢的描写,不仅表现了风力之大,还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辕门老卒曾出关,诸君未见边风颠”两句,通过老卒的经历与读者的想象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艰苦和危险的感慨。老卒经历过的大风,对于未曾亲历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颠簸和挑战。
最后,“君不见,瀚海茫茫沙怒卷,人马吹空似蓬转”以瀚海(沙漠)为背景,再次强调了大风的威力,将人马比作随风飘转的蓬草,形象地展示了风力之强和环境的恶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风来临的震撼场景,以及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边疆战士坚韧精神的赞美。
拂拭古剑光,莹若秋潭波。
与君佩腰带,百年无灭磨。
美人善窈窕,含睇山之阿。
山下夫君归,高马冠峨峨。
不唱秦女休,不弹箜篌歌。
葹草有苦心,罥以千尺萝。
季伦弃西市,珠玉今谁多?
杯酒犹未寒,凄尔须发皤。
相持永矢怀,往撷南涧薖。
村村铚刈忙三农,黍稷禾麻菽稑穜。
场圃比栉如崇墉,或无暇给堆田中。
不知苗硕言犹公,十分收穫兹幸逢。
关外亦闻与此同,未见尚尔卜度衷。
万民气象胥从容,稔岁闾阎鲜困穷。
盗贼自辑攘窃风,昨询司臬陈时工。
案件倍少去岁冬,乃知万汇天帡幪。
富秋民自息讼讧,宁不慰庆益惕忡。
以手加额谢高穹,更祈绥万邦屡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