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雨势的猛烈与惊人。开篇“游人脚底一声雷”立即设定了紧迫的情境,仿佛天空中的雷声就在行人的脚下爆炸,让人感到震撼。
接着,“满座顽云拨不开”则形象地表达了乌云密布,连绵不断,如同一层厚重的幕帐笼罩着整个空间,不可开解。这两句交织出一种天空即将倾盆而出的紧张氛围。
“天外黑风吹海立”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风力的强大,似乎是从遥远的天际吹拂过广阔的大海,形成了一股气流,使得海水直立起来。这种夸张的手法增添了场景的荒谬感和惊险感。
“浙东飞雨过江来”则具体指明了暴雨的方向和范围,从浙江东部(浙东)刮来的狂风巨浪,横扫一切,直至河流相接之处。这不仅展示了雨势的广泛影响力,也强调了其不可阻挡的力量。
“十分潋滟金樽凸”和“千杖敲铿羯鼓催”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夸张,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如同无数锤炼打击在金属器皿上的声音,强调了雨声的震耳欲聋。这里的“金樽”可能指的是古代贵族家中的酒具,而“羯鼓”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
最后,“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暴雨中被惊醒,仿佛连古代的谪仙(李白)也被这场大雨所唤醒,而自己躲藏的“鲛室”(水族之物为饰的书房名)都似乎要被倾盆而下的雨水冲垮,这些琼瑰般珍贵的书籍和文物也随着雨水泻散。这一幕不仅展示了雨势的凶猛,也反映出诗人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所带来的一种无力感。
总体而言,苏轼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以及在面对超越个人能力范围的情境时所表现出的艺术才华。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