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标题为《送岑徵君归鸣皋山》。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以及对其高洁品格和修养的赞赏。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开篇即点出被送别者的身份——岑徵君,并且用“岑公”尊称表示对他的敬仰,接着便是表达对朋友归隐之地雅望山(鸣皋山)的美好景象。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这里用夔龙比喻岑徵君的高贵和非凡,夔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种瑞兽,代表着尊贵和吉祥。中台三拆则可能是对其家世或官职的隐晦描述。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诗中的“至人”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物,而“机兆”则暗示岑徵君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洞察力。接着“高揖九州伯”表明他在世间广受尊敬。
“奈何天地间, 而作隐沦客。”这里诗人感慨于岑徵君虽拥有如此高洁品格却选择归隐山林,成为一位隐逸之士。
接下来的几句:“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则进一步赞扬岑徵君能够坚守高尚的道德,保持内心的光明磊落,即使在隐居之中也能探求宇宙之源,观察万物变化。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此处提及的是历史上的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严陵则是古代名将关羽的封地。诗人可能是在暗示岑徵君虽隐居,但其品德和才华如同古代伟人的风范。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这里表明即便是在朝廷之中,岑徵君也能保持自己的高洁,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初衷。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诗人自谦自己也是不够完美的臣子,感激皇上的恩泽,但同时感到自己与岑徵君相比还有所不足。
结尾几句:“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诗人表达了对岑徵君的深切思念,希望能够像他一样达到精神上的高度,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超然态度。
最后,“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则是送别时的一种象征性动作,表示诗人愿与岑徵君共同清扫世间的污浊,追求纯净和真理。
古道重死生,交情念别离。
当年李相国,好贤忘渴饥。
处士坐东阁,供帐出等夷。
开口论利害,如斫生蛟螭。
铓锷中肯綮,一一随所之。
或者劝筮仕,掉头从此辞。
裴回万山中,慈母登期颐。
忆初母抱病,医药弗克治。
神明托梦寐,指点令人为。
秋天割崖蜜,暮夜还家迟。
猛虎卧当道,磨牙白差差。
须臾虎驯去,熟视无猜疑。
母啖味益永,母疗疾如期。
后增风木感,常怀蓼莪诗。
岁在己巳秋,我寓吴松湄。
处士乘单舸,短袖风披披。
殷勤出画轴,墨汁犹淋漓。
怒石迸欲落,晴江吹涟漪。
松根著处士,漆墨长须眉。
俯瞰秋月渚,袅袅钓竿垂。
可怜竟契阔,消息两不知。
偶然识令子,如公貌瑰奇。
问答未及了,涕泗生惨悲。
处士已仙去,白杨冢累累。
吾意翁不死,精气常交驰。
化为岐山凤,产作斋房芝。
不然丁令威,重有归来时。
《哭秋江黄处士》【元·唐桂芳】古道重死生,交情念别离。当年李相国,好贤忘渴饥。处士坐东阁,供帐出等夷。开口论利害,如斫生蛟螭。铓锷中肯綮,一一随所之。或者劝筮仕,掉头从此辞。裴回万山中,慈母登期颐。忆初母抱病,医药弗克治。神明托梦寐,指点令人为。秋天割崖蜜,暮夜还家迟。猛虎卧当道,磨牙白差差。须臾虎驯去,熟视无猜疑。母啖味益永,母疗疾如期。后增风木感,常怀蓼莪诗。岁在己巳秋,我寓吴松湄。处士乘单舸,短袖风披披。殷勤出画轴,墨汁犹淋漓。怒石迸欲落,晴江吹涟漪。松根著处士,漆墨长须眉。俯瞰秋月渚,袅袅钓竿垂。可怜竟契阔,消息两不知。偶然识令子,如公貌瑰奇。问答未及了,涕泗生惨悲。处士已仙去,白杨冢累累。吾意翁不死,精气常交驰。化为岐山凤,产作斋房芝。不然丁令威,重有归来时。
https://shici.929r.com/shici/3e4JeP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