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壮观驾扁舟,两岸芦风淡欲秋。
谁把琼箫惊客梦,始知五月在池州。
今宵壮观驾扁舟,两岸芦风淡欲秋。
谁把琼箫惊客梦,始知五月在池州。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夜晚泛舟的情景,通过"今宵壮观驾扁舟"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乘船欣赏月色的豪迈与惬意。"两岸芦风淡欲秋"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氛围,虽是五月,但芦苇轻摇的微风却带有一丝秋天的凉意,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谁把琼箫惊客梦"运用了比喻,将月色比作美玉制成的箫声,暗示了月光的皎洁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连梦境都被触动。最后一句"始知五月在池州"则点出诗人身处的具体地点,池州的五月景色竟如此独特,让诗人有了新的发现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通过描绘月夜泛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生活瞬间的珍视。诗人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能有此闲情逸致,足见其心境的超脱与豁达。
仙姝天上自无双。
玉面翠蛾长。
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
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
人间无药驻流光。
风雨又催凉。
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
何如伴我,绿蓑青箬,秋晚钓潇湘。
尊前凝伫漫魂迷。
犹恨负幽期。
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後、滴满罗衣。
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
偏共睡相宜。
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
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
耄及光阴古更稀,自今惟有数期颐。
食观本草虽多事,醉读离骚自一奇。
物外有人闲始见,山中可乐老方知。
武陵好在桃千树,短棹相寻亦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