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
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
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挑担下山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樵夫的劳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情怀。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挑选柴火的数量并不计较,只是随手捡拾并捆绑着,以备日后的燃料之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简单而纯粹的态度。
“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樵夫挑担下山的情景。“轧轧”是担子摩擦树枝的声音,“弯弯”则形容担子的曲线美。诗人捕捉到了樵夫劳作时的瞬间美感。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 这两句诗描绘了樵夫在山中溪流边休息的情景。溪水清澈可洗净尘埃,而周围环境也被浓郁的绿意所包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樵夫劳作后的心灵得以净化和平静。
“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对于周遭挑担的人们投去赞赏的目光,认为他们与自己一样纯粹而不为世俗所染。这里表现出一种对同道中人的认同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樵夫的劳作和山林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生活的领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思。
酌酒对孤月,今宵中半秋。
古今嗟逝水,天地入高楼。
宿鸟摇花影,轻云趁水流。
何当太湖上,散发棹扁舟。
青旂倏南指,洒洒风日澹。
伯劳与飞燕,相对如有憾。
馀春在何许,青苔缀红糁。
繁华逐流水,使我意殊惨。
把酒延孤芳,举之不盈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