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池阳何处得扪摸,后代商量苦也无。

古人刚地成多事,敢问如今会也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三十首,通过巧妙的问答形式,探讨了对古人的理解和传承问题。

首句“池阳何处得扪摸”,以“池阳”为引子,仿佛在询问一个难以触摸或理解的事物,暗示了对古代智慧或传统的一种探索和追寻。这里的“扪摸”既指实际接触,也暗含着深入理解与体会之意。

次句“后代商量苦也无”,表达了后人试图理解和继承古代智慧时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苦也无”强调了这种努力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文化传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

接着,“古人刚地成多事”,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似乎在质疑古人行事的复杂性或不必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在面对这些复杂行为时的困惑和不解。这里的“刚地”可能是指古人行事的坚定或固执,而“多事”则可能指的是这些行为带来的复杂后果或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敢问如今会也无”,以疑问的形式结束,直接将话题转向当代,询问当今社会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接纳古代的智慧与行为。这不仅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当下文化传承状态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现代人能否正确解读和应用古代智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反问,探讨了文化传承中的困难、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对现代人能否正确理解和应用古代智慧的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漫兴·其一

离离原上花,灼灼开新枝。

采之簪满头,诚可媚芳姿。

纷纷谁家子,竞取争妍奇。

我欲往效之,濡露恐沾衣。

衣沾固足惜,妍奇将安为。

(0)

梦大复何子

京华一云别,瞥若纷飞翼。

遥遥南中道,念子无消息。

岁徂寒暑变,日落风雨黑。

讵知万里魂,能达君子侧。

篇章烦见示,触目见古色。

浏浏清濑鸣,擢擢朱弦直。

指擿发隽语,要我以终极。

大质多浑成,至宝去雕饰。

晤语忽复竟,惊起谢良德。

音徽犹若闻,转盼已难即。

怅怅牵垂帷,仰睇梁月色。

何由托归鸿,附此长相忆。

(0)

和段少参钓台韵

一片荒台万古尊,青山如立水如奔。

登临未尽孤舟兴,霭落烟横日已昏。

(0)

市隐

满城车马任追攀,静卧心閒梦亦閒。

门外红尘三十丈,垂帘如隔万重山。

(0)

雨中简童纯夫求笔

出门咫尺是君家,雨隔东西望眼赊。

片帛殷勤将信使,管城初夜梦生花。

(0)

会饮暮归

严城已布柝,醵饮独迟归。

月暗马知道,风高尘满衣。

树乌惊自语,云阁渺何依。

稚子不知漏,残灯半掩扉。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