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
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
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
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
都官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
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
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
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许昌薛尚书和李员外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于能够成为都官郎中这一官职的喜悦与自豪。诗中的每一句都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展现,充满了对友谊和仕途的珍视。
“都官虽未是名郎”表明诗人虽然不是著名的郎官,但已经踏入了官场。“践历曾闻薛许昌”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朋友许昌薛的尊敬,他在过去听闻过这位朋友的美德和成就。
“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中,“李公陪雅躅”可能是指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或诗人,而“郑子忝馀光”则是自称,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这些贤士同列的荣幸之情。
“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描绘了诗人作为新晋官员,前往政府机构(兰署)的喜悦,以及对那些已故名人的诗文题刻留下的敬意。
最后,“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表达了一种希望能够继续前人的光辉成就,即使是在不太显赫的位置,也愿意在仕途上继续前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友情、官职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感情,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与时代氛围的佳作。
津桥残月晓沈沈,风露凄清禁署深。
城柳宫槐谩摇落,悲愁不到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