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行次且,清影羞自顾。
彭彭指南车,千里犹跬步。
鸡虫自得失,凫鹤何短长。
大材终不弃,勉之金玉相。
日暮行次且,清影羞自顾。
彭彭指南车,千里犹跬步。
鸡虫自得失,凫鹤何短长。
大材终不弃,勉之金玉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元祯所作的《赠萧光甫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萧光甫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日暮行次且,清影羞自顾”,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行人匆匆而过,映照在地面上的影子显得格外清瘦,仿佛连自己都不敢正视的画面。这里通过“日暮”、“清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反省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接着,“彭彭指南车,千里犹跬步”,以指南车(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仪器)为例,形象地说明了即使在千里之遥的距离上,前进的步伐依然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是在描述物理上的距离感,更是在暗示人生的漫长旅程中,每一步都显得如此渺小,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鸡虫自得失,凫鹤何短长”,这一联通过“鸡虫”与“凫鹤”的对比,揭示了世间万物各有得失、长短不一的道理。鸡虫代表的是世俗的得失,而凫鹤则象征着高远的精神追求。诗人在这里借以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思: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
最后,“大材终不弃,勉之金玉相”,诗人鼓励友人萧光甫,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坚持自我,不断努力,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里的“金玉相”可能指的是珍贵的友谊或成就,强调了友情和努力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蜀岭春雪消,秦淮新水衍。
万里蜀中人,见水思乡县。
去年在亲侧,今年在帝畿。
非缘同产故,谁肯离亲闱。
一朝复一朝,思亲心若燬。
问君刲股时,痛迫何如此。
初发白鹭洲,忽过黄鹤楼。
巴陵寻旧里,荆门溯上游。
家林行渐迩,算程应预喜。
猿啸岂关情,鹃啼空在耳。
倚门望莱衣,踉蹡五色归。
供馔黄鱼美,登盘丹荔肥。
亲年方寿考,归来誓相保。
长承膝下欢,不出门前道。
月落城乌啼,风凄寒露繁。
轜车戒明发,祖送城南门。
挽者皆丧歌,增我中郁烦。
向来相知人,古道子克敦。
荆玉抱贞洁,楚兰含幽芬。
周行慎素履,雅义播清文。
表俗赖耆俊,启迪资多闻。
德业之所造,诜诜各高鶱。
如何乘化迁,奄忽在兹晨。
渺渺东去波,翩翩南飞云。
铭旌望已遥,涕泪空沾巾。
圣恩涵万国,蛮夷犯天纲。
宽刑冀或改,怙终弥弗臧。
神人咸愤怒,天兵临南荒。
虎贲八十万,士马皆精强。
陆行震山谷,水涉腾海洋。
逆徒敢来拒,一鼓如驱羊。
谁云富良险,坦若履康庄。
谁云连栅固,易若摧枯杨。
胁从悉罔治,渠魁独奔亡。
王师疾如飞,追逐穷潜藏。
大索捣巢穴,如入无人乡。
生擒尽遗类,凯奏军威扬。
遂令炎服表,禾黍秋芒芒。
昔陷狐狸窟,今蒙帝泽滂。
父老馈箪壶,士女来元黄。
捷书报天下,欢抃声洋洋。
平淮美宪宗,江汉赞宣王。
小臣忝朝列,称颂进明光。
愿言祈圣寿,万万同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