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菊底须愁,桂花香正幽。与诸君、且筑糟邱。
不记昨宵重九节,风雨里,怕登楼。
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任古来、割据孙刘。
龙额岸头浑不羡,偏只爱,内黄侯。
无菊底须愁,桂花香正幽。与诸君、且筑糟邱。
不记昨宵重九节,风雨里,怕登楼。
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任古来、割据孙刘。
龙额岸头浑不羡,偏只爱,内黄侯。
这首《唐多令》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重阳节过后,品尝螃蟹微醺而作。词中以“无菊底须愁,桂花香正幽”开篇,点明了时节与环境,菊花虽未盛开,但桂花的香气正浓,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幽静的氛围。
接下来,“与诸君、且筑糟邱”一句,表达了词人与朋友们一同饮酒欢聚,筑起酒坛,享受生活的乐趣。紧接着,“不记昨宵重九节,风雨里,怕登楼”描绘了前夜重阳节时的风雨交加,让人心生畏惧,不愿登高望远,暗示了词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内心的细腻情感。
“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则展现了词人在微醺的状态下,目光注视着吴钩(古代的一种长柄刀),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里的“半醉”不仅指身体上的微醺,也暗含了心灵的迷离与思考。“吾生行且休”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最后,“任古来、割据孙刘。龙额岸头浑不羡,偏只爱,内黄侯”几句,通过历史人物孙权和刘备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权力和地位的淡然态度,更倾向于欣赏内黄侯(可能是指内黄县的官员或地方豪强)的生活方式,或许象征着词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重阳节后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历史典故等元素,展现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