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新三省,论材只数公。
簿书期会正,风俗见闻同。
边塞疮痍后,朝廷气概中。
不才思献赋,天路恐难通。
立法新三省,论材只数公。
簿书期会正,风俗见闻同。
边塞疮痍后,朝廷气概中。
不才思献赋,天路恐难通。
这首宋朝郭祥正所作的《邸报》,以“立法新三省,论材只数公”开篇,展现出对国家治理与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簿书期会正”,强调了行政管理的规范与效率,体现了作者对于官僚制度的重视。接着,“风俗见闻同”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注,认为良好的社会风尚应当是普遍存在的。
“边塞疮痍后,朝廷气概中”两句,描绘了战后国家的恢复景象以及朝廷的坚强意志,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与强盛的期待。最后,“不才思献赋,天路恐难通”则流露出作者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感慨,表达了对仕途艰难的无奈与叹息。
整体而言,《邸报》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邃思考,也体现了其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人文精神的佳作。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