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樵归已觉疲,每来亭下坐移时。
歌声谷口如相答,柯烂腰间总不知。
寂寂心灰吾独冷,营营形役予何痴。
白头名士投簪晚,输与寻常牧竖儿。
日午樵归已觉疲,每来亭下坐移时。
歌声谷口如相答,柯烂腰间总不知。
寂寂心灰吾独冷,营营形役予何痴。
白头名士投簪晚,输与寻常牧竖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樵夫在山中劳作后的悠闲时光,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首句“日午樵归已觉疲”,形象地展现了老樵夫劳作后的疲惫感,同时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接着,“每来亭下坐移时”则描绘了他在休息时的悠然自得,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与世隔绝。
“歌声谷口如相答,柯烂腰间总不知”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谷的回声与老樵夫的歌声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同时,通过“柯烂腰间总不知”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老樵夫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也暗含了他对生活简单质朴的追求。
“寂寂心灰吾独冷,营营形役予何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社会忙碌与浮躁的反思,与老樵夫的闲适形成对比,突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白头名士投簪晚,输与寻常牧竖儿”则是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内心真实需求的人的讽刺,强调了简单生活与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樵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