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一》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一》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香积厨中好用心,五湖龙象在丛林。

瞻星望月虽辛苦,须信因深果亦深。

(0)
鉴赏

这首诗《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一)》由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

首句“香积厨中好用心”,以香积厨比喻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饮食还是行为,都应用心去体悟佛法,将每一刻都视为修行的机会。这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观念,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修行的途径。

次句“五湖龙象在丛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五湖四海的高僧大德比作龙象,象征着广大佛法的智慧与力量,而“在丛林”则暗示这些智慧与力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修行之中,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佛法的真谛。

第三句“瞻星望月虽辛苦”,描述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过程可能充满艰辛,如同仰望星空与明月,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这里不仅指出了修行的不易,也表达了对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最后一句“须信因深果亦深”,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因果律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地耕耘(因),才能收获深远的成果(果)。这句话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呼应,也是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在修行中持之以恒,相信努力终将带来丰厚的回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教义,既富有哲理又具启发性,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修行者真诚的关怀。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赠传神吴芳远

谁家阿堵点能真,四十馀年不数人。

临颖笔端饶气槩,泰和象外妙精神。

閒留我在心千古,老遇君来貌一新。

骨相山林今已定,不劳物色向风尘。

(0)

送莫如山应王郡公纂修之聘兼柬陈廷猷

岁晚携书谒郡侯,侯方燕坐对春秋。

两生有道时非汉,二国无徵礼自周。

歌采康衢今日颂,传留廉吏后人修。

多情若问西山路,古树阴中涧水流。

(0)

夕坐观泉月上始还

海天亭上坐焚香,静爱山中寒日长。

石罅云芽含宿雨,波心树影弄残阳。

九霄月散九峰剩,一夜泉生一寸强。

却漫有台名点易,误教游客问行藏。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四云阶

石磴穿云上,悬崖自此升。

谁言风可御,须信气堪乘。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二湍涧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

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0)

张提学留精舍三日别去诗以寄之

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

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

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

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