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这首诗是对一位禅师形象的描绘,以讽刺和批评的笔触来表达对他的不满。"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直接指出禅师外在和言语上的不足,缺乏吸引力和深度。"放箸忘恩,停杯断义"则暗示他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念旧情,不知感恩,对待友情也显得冷漠无情。
接着,诗人提到禅师虽然修行了一些禅理,却将其当作炫耀的资本,在帝王面前卖弄,这反映出他对佛法的理解可能带有功利色彩,而非真心实意的领悟。"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暗指他在禅修的环境中也可能遭受他人恶意,甚至被人以极端方式对待,但他的行为并未因此有所改变,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自私和狭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辛辣的言辞揭示了禅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缺陷,表达了作者对虚假修行和道德沦丧的批判。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遐荒迢遰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
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
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
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