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双亲隔夜台,三春寸草折寒灰。
伤心易老乾坤窄,归骨重埋道路哀。
宿伴空山思转剧,泪沾新冢梦初回。
遥知周匝松楸外,两两青天吊鹤来。
百里双亲隔夜台,三春寸草折寒灰。
伤心易老乾坤窄,归骨重埋道路哀。
宿伴空山思转剧,泪沾新冢梦初回。
遥知周匝松楸外,两两青天吊鹤来。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父母的思念与哀悼之情。首联“百里双亲隔夜台,三春寸草折寒灰”运用对比手法,将百里的距离与父母的离世相联系,同时以“三春寸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心,却在“折寒灰”中化为乌有,表达了强烈的悲痛和无奈。颔联“伤心易老乾坤窄,归骨重埋道路哀”进一步深化情感,指出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空间的狭小限制,使得回归故土安葬亲人成为一种哀伤的负担。
颈联“宿伴空山思转剧,泪沾新冢梦初回”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如“空山”、“新冢”,以及“宿伴”的孤独感,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深,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摆脱对亲人的怀念。尾联“遥知周匝松楸外,两两青天吊鹤来”以想象中的景象结束全诗,预示着在遥远的松林之外,天空中会有吊丧的鹤群飞过,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亲情的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亲人离世后的哀思和对未来的想象,深刻地表达了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人说江湖少旧僧,悬崖高挂一枝藤。
采苓欲取千年魄,击石曾烹六月冰。
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
相逢止说前朝事,知是松源第四灯。
挈瓶之智诚有馀,抱瓮之劳亦良苦。
何人尝巧抉天机,河伯逡巡鱼鳖舞。
昂昂长身卧塍岸,卷地翻涛敌骄暑。
谁云龙骨化梅梁,未信鱼身作桥柱。
萦纡香轮过流水,突兀云梯卷清雨。
横陈歌板促纷纶,倒流谷帘声龃龉。
东家馌妇颜色恶,步步生莲空媚妩。
阳乌流烁汗成浆,平陆须臾涌银乳。
推移燥湿意本同,窃夺阴阳天所怒。
人言无踵能自至,跬步周旋路修阻。
不辞满眼看黄云,岁晚论功付梁梠。
君不见田舍翁,年年苦辛与我同。
天寒破褐厌糠覈,仰视屋壁知谁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