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人发黑,绿水流香国。
照水楼参差,朝朝漾春色。
落月住帘栊,金镜双蟠龙。
风开紫罗帐,绣被吹芙蓉。
晶帘互明灭,艳曲花间发。
鹦鹉不知寒,随人歌白雪。
花红人发黑,绿水流香国。
照水楼参差,朝朝漾春色。
落月住帘栊,金镜双蟠龙。
风开紫罗帐,绣被吹芙蓉。
晶帘互明灭,艳曲花间发。
鹦鹉不知寒,随人歌白雪。
这首《秦淮曲》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描绘了秦淮河畔的春日美景与繁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江南风情。
首句“花红人发黑”以对比手法,将鲜艳的花朵与人的头发颜色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春日的生机勃勃。接着“绿水流香国”一句,以“绿流”形容河水,赋予其动态美,而“香国”则暗示着周围环境的芬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照水楼参差,朝朝漾春色”描绘了一幅楼阁倒映在水面,春光洒满的画面,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而“落月住帘栊,金镜双蟠龙”则通过月光与窗帘的互动,以及金镜上的龙纹装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风开紫罗帐,绣被吹芙蓉”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与紫罗帐、绣被联系起来,仿佛风能开启帐幕,吹动绣被,芙蓉随之摇曳,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吹拂下的温馨与浪漫。
最后,“晶帘互明灭,艳曲花间发。鹦鹉不知寒,随人歌白雪”四句,以晶莹的帘幕在光影中闪烁,艳丽的歌曲在花丛中响起,鹦鹉不惧寒冷,随人们歌唱白雪,这些细节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热闹与欢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秦淮河畔的春景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生活的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