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脱叶委高风,晚菊依依发旧丛。
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
行吟骚客三年谪,嗜酒衰翁百事慵。
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
长林脱叶委高风,晚菊依依发旧丛。
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
行吟骚客三年谪,嗜酒衰翁百事慵。
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长林脱叶委高风”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树木在秋风中落叶的景象,树林被秋风吹拂,叶子纷纷扬扬,显示出一种萧瑟而又壮丽的画面。
“晚菊依依发旧丛”则是描写了黄花在深秋时分外绽放,虽然已经到了花期的尾声,但仍旧坚持开放,显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接下来的“梦泽云低衔落日,中洲山断见来鸿”两句,则是诗人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梦泽即梦中的湖泊,云低则是天气渐渐变坏,太阳被云层遮蔽,仿佛在梦中看到了夕阳西下,而“中洲山断见来鸿”则是在说远处的山峦因为雾气或云层的原因,看起来断断续续,只能隐约看到归来的大雁。
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随后的“行吟骚客三年谪,嗜酒衰翁百事慵”两句,则是直接抒发个人情怀和生活态度。诗人自比为“骚客”,表明自己长时间的漂泊生涯,而“三年谪”则可能指的是长期的流离失所或是某种形式上的禁锢。接着的“嗜酒衰翁百事慵”则显示出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年迈体弱,对于世事已无过多奢望,只愿沉浸在酒中,暂时忘却烦恼。
最终,“岁晚不须求季主,从来天理有穷通”两句,更是诗人深刻感悟。随着年岁渐长,诗人明白不必追求外界的认可或帮助,因为自古以来,天道即有它运行的规律,无论贫穷还是繁华,都有其内在的道理和节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哲理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