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流栖梵处,不与俗情谐。
花雨藏春径,松风扫夜阶。
欲观一切法,来叩八关斋。
渐觉忘言好,探游愧咏怀。
缁流栖梵处,不与俗情谐。
花雨藏春径,松风扫夜阶。
欲观一切法,来叩八关斋。
渐觉忘言好,探游愧咏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圆通寺中,远离尘世喧嚣,与世俗情感格格不入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花雨藏春径,松风扫夜阶”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之中,春日的花瓣随风飘落,点缀着通往寺内的小径;夜晚,松树的轻风吹拂,轻轻扫过石阶,带来一丝凉意和宁静。
“欲观一切法,来叩八关斋”则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追求和修行的决心,他们希望通过遵守寺院的戒律(八关斋),深入理解宇宙万物的真理。这种精神追求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体现了佛教徒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智慧的渴望。
最后,“渐觉忘言好,探游愧咏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感悟和自省。随着对佛法的深入了解,僧人们逐渐学会了在言语之外寻找真理,体验到了言语难以表达的深层意义。而作为旁观者的诗人,面对僧人的生活和修行,感到既钦佩又自惭形秽,可能是因为自己未能达到如此纯粹和深刻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与世隔绝、追求精神解脱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此种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