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十四》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十四》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游魂非吉亦非凶,红烂骷髅白玉容。

未?且随生老病,悲秋不舍夏春冬。

佛牙反碎羚羊角,瘦骨难留狮子虫。

七尺肌疮痂脱尽,深惭无物饷刘邕。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广遣兴五十八首》中的第十四首,以游魂的形象展开对生死、季节更替和人生无常的哲思。诗人通过描绘游魂的状态,表达出对生命轮回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生命的审视。

"游魂非吉亦非凶",开篇即以游魂象征人生的不确定性,既非绝对的好也非绝对的坏,暗示了人生境遇的复杂多变。

"红烂骷髅白玉容",运用对比,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消亡过程,即使曾经如玉般美好的容颜也会随着岁月流逝而变得残破不堪。

"未竟且随生老病",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有限和无常,人生的各种困苦和衰老无法避免。

"悲秋不舍夏春冬",借四季更迭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无奈,秋天的悲伤不舍,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循环不息。

"佛牙反碎羚羊角,瘦骨难留狮子虫",这两句寓言性较强,可能暗指佛法无常,连佛牙也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人的身体更是难以抵挡疾病的侵袭。

最后,"七尺肌疮痂脱尽,深惭无物饷刘邕",诗人以自身肉体的疮痍为喻,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给后人(如刘邕这样的友人)的遗憾和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魂为载体,探讨了生死、自然与人生,展现了王夫之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南山有佳色·其六

雾隐频年惜豹斑,几番风雨洗春颜。

沉唫恍入空濛里,醉梦时飞杳霭间。

(0)

春日即事次陈石岸韵五首·其一

春老寒林未作花,惊闻战伐动千家。

愁肠索句髭应断,惫骨忧时鬓易华。

帐下伏波方聚米,军前道济正量沙。

严飙到处催行役,莫怪离鸿彻夜哗。

(0)

侄元英远访回羊城诗以送之兼致勉私

江天秋爽满瀛州,小阮回车作胜游。

珠海光连金玉气,龙门路接凤凰洲。

匣中干莫宁终闭,囊里琴书自有投。

愿尔亢宗倍努力,无令鹤发叹淹留。

(0)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其四

出山逐队愧双南,结驷何来枉过谭。

太史文章秦复汉,宗人品望青于蓝。

救时自许贞乎一,匡主相期道者三。

天地风尘公等在,老臣何计可抽簪。

(0)

次韵答黄玉田

汉家循吏次公尊,六息繇来自主恩。

洱海夙归山斗望,闽山还忆保釐垣。

百年诒谷庭兰茂,三径栽花渭竹存。

祇恐圣朝招隐急,风雷半夜起云屯。

(0)

亲郊恭纪三十首·其二十三上坛致祭

法鼓初严始上坛,融和天气不知寒。

笙歌佾舞朱弦奏,登献雍容步履安。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