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镜》
《咏镜》全文
元 / 郑允端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皎皎奁中镜,相随越岁年。

清光何所如,明月悬中天。

我昔十五馀,颜色如花鲜。

对之理晨妆,涂抹斗婵娟。

迩来年颇长,贫病相忧煎。

形容渐老丑,无复施朱铅。

今朝镜亦昏,尘垢蚀连钱。

相看自黯淡,焉能分媸妍。

人生有盛衰,物情随变迁。

世间类如此,何用增慨然。

(0)
鉴赏

这首《咏镜》由元代诗人郑允端创作,通过镜子的衰老与变化,映射出人生的盛衰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以“皎皎奁中镜”开篇,描绘了镜子在岁月中的陪伴,如同见证者一般,记录着时间的流转。

“相随越岁年”,镜子见证了诗人从十五岁的青春年华到如今的岁月更迭,时光的流逝在镜子上留下了痕迹,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清光何所如,明月悬中天”,这里将镜子的光芒与明月相比,寓意着镜子虽已不再如初,但其本质的光明并未改变,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我昔十五馀,颜色如花鲜”,回忆往昔的青春美丽,与现在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迩来年颇长,贫病相忧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病痛的折磨,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心灵上的煎熬。

“形容渐老丑,无复施朱铅”,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外貌逐渐衰老,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甚至无法再通过化妆来掩饰岁月的痕迹。

“今朝镜亦昏,尘垢蚀连钱”,镜子表面的污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疲惫与生活的磨砺,使得原本明亮的镜子变得模糊不清。

“相看自黯淡,焉能分媸妍”,面对镜子中的自己,诗人感到黯淡无光,无法分辨美丑,既是对自身现状的无奈,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

“人生有盛衰,物情随变迁”,最后两句总结了人生的普遍规律——盛极必衰,世事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日常物品的衰老,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盛衰无常,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自我命运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郑允端
朝代:元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生辰:1327 ~1356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宣和枯木翎毛

上林芳树蔼崇宣,澹墨疏翎腻粉笺。

何似白榆栖冻雀,萧萧风雪满祁连。

(0)

次九江

日出烟沙开远汀,白鸥南畔九江城。

迎船山色多吴望,隔浦渔歌南楚声。

青草瘴销云叶掩,鲤鱼风歇浪花平。

旅怀牢落新诗少,怪得行囊数日轻。

(0)

再游钟山

空青楼阁□冥间,云是东南第一山。

武帝鸾旗烟草碧,志公龙锡雨花闲。

江光远荡鼋鼍窟,云气常笼虎豹关。

欲驾天风凌绝顶,上方琪树夕阳还。

(0)

怀刘宪副子高

泥酒兵曹老职方,蒋陵花柳纵清狂。

雨晴振佩还西掖,日晏鸣镳出未央。

朝散锦袍香拂拂,吟成诗句玉琅琅。

燕台北去西风冷,谁伴吹箫引凤凰。

(0)

景泰寺

何年鹫岭列群仙,寺外千峰紫翠鲜。

白露积山秋蔼蔼,苍松夹道涧涓涓。

三城雁翅斜连海,双塔龙光直到天。

此地登临送车骑,路人争说使君贤。

(0)

拜祖墓

芳草凄凄夕照前,独将春酒酹荒阡。

已嗟世事成千古,才说清明又一年。

满目江山增旧恨,几家榆火起新烟。

从来俯仰伤怀抱,不似于今倍黯然。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