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处忧患,著书长不朽。
出身膺世务,此事不暇有。
宽閒天付君,大业期担负。
旷渺无杂缘,神明通户牖。
心游法象初,道阐羲文后。
济蹇宜反修,默默验奇偶。
通塞何庸心,艰贞以自守。
古人处忧患,著书长不朽。
出身膺世务,此事不暇有。
宽閒天付君,大业期担负。
旷渺无杂缘,神明通户牖。
心游法象初,道阐羲文后。
济蹇宜反修,默默验奇偶。
通塞何庸心,艰贞以自守。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的《题运使卢同年抱孙画屏十二首》中的第八首,主题围绕着注解《易经》的图象展开,体现了作者对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古人面对忧患时,通过著书立说来留名青史,表明了知识与智慧的价值。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因投身于世俗事务,难以有时间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思考。然而,他相信上天赋予了自己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智慧,期待能承担起宏大的事业。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在广阔的世界中,去除一切杂念,让心灵与宇宙相通,神明之理自然洞开于心扉。他想象自己心灵遨游于法象之初,理解并传承了先贤的智慧,如伏羲与文王的《易经》思想。诗人认为,在艰难困苦之时,应当反思自我,通过内心的平静来验证事物的奇偶性。他强调,无论道路是通顺还是坎坷,都无需过分忧虑,坚守正直的品格才是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哲学的深刻领悟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通过描绘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上元灯火如繁星,九衢斗靡流晶荧。
就中一碗最清绝,炯然独照郎官厅。
都城好事争来看,苦心每为良工叹。
并刀剪碎藤溪方,直缕横丝眼中乱。
海市楼台初隐霞,渚宫人物纷如麻。
天孙夜开机上锦,魔女晓散空中花。
态真意远不可了,此艺从知古来少。
颇闻令爱手能续,何得兄家擅天巧。
寒窗有女方十龄,欲遣从之愁未胜。
小弟长惭负奇赏,先请为兄歌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