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燕集几论文,作宰南行忽离群。
鸣佩自应辞圣主,过家喜得拜严君。
金台凫影三秋别,巫峡猿声两岸闻。
自古循良多善政,须令黎庶乐耕耘。
京华燕集几论文,作宰南行忽离群。
鸣佩自应辞圣主,过家喜得拜严君。
金台凫影三秋别,巫峡猿声两岸闻。
自古循良多善政,须令黎庶乐耕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的《送谢谦牧知黔江》。诗中描绘了友人谢谦牧即将离京赴任黔江知县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美好祝愿。
首联“京华燕集几论文,作宰南行忽离群”点明了友人在京城聚会时的学术交流场景,随后突转至其南行赴任黔江知县的现实,暗示了离别的突然与不舍。
颔联“鸣佩自应辞圣主,过家喜得拜严君”写出了友人辞别朝廷、踏上仕途之路的庄重与喜悦,同时暗含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
颈联“金台凫影三秋别,巫峡猿声两岸闻”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京远行的场景,金台象征京城,凫影比喻友人身影,三秋则指时间之长;巫峡猿声则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两岸闻更增加了空间的辽阔感。
尾联“自古循良多善政,须令黎庶乐耕耘”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期望,希望他能像古代贤臣一样,推行善政,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耕作的快乐。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友人为官之道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蕴含了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
此生何良苦,白首愧穷经。
纷纷事笔札,一艺不成名。
常为十口累,俯仰不解营。
块然如木石,笑比偶人形。
东坡恨聪明,不得至公卿。
云何柳子厚,乞巧通天灵。
当世伟丈夫,善步犹却行。
智慧先天下,难以口舌争。
顾予甘薄劣,抱一学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