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叶生凉秋,燕山早寒已知遒。
则则力力叹不休,堂前月光使人愁。
停针罢线泪沾裳,朔风渐高天雨霜。
妾忧欲死幸未死,未死犹堪寄衣去。
梧桐叶叶生凉秋,燕山早寒已知遒。
则则力力叹不休,堂前月光使人愁。
停针罢线泪沾裳,朔风渐高天雨霜。
妾忧欲死幸未死,未死犹堪寄衣去。
这首宋朝赵崇嶓的《征妇怨》描绘了一位在秋夜中思夫心切的女子形象。首句“梧桐叶叶生凉秋”以梧桐叶的凋零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女子内心的孤寂,点出时令为深秋。次句“燕山早寒已知遒”暗示了边关的严寒,丈夫可能身处燕山,她已经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寒意。
“则则力力叹不休”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不断叹息,无法自抑。接下来,“堂前月光使人愁”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月光下的独处更添愁绪。女子因思念而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泪水打湿了衣裳,体现出她的哀愁与无奈。
“朔风渐高天雨霜”描绘了北方寒冷天气的加剧,预示着冬季的到来,也寓言了女子对丈夫处境的担忧。最后两句“妾忧欲死幸未死,未死犹堪寄衣去”,女子虽然忧虑到极点,但庆幸自己还活着,可以继续为远方的丈夫缝制衣物,寄托着她对家庭的牵挂和坚韧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秋夜、月光、寒风、霜雪等意象,以及女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了征妇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丈夫的深深挂念。
一峰卓立殊昂藏,恰有古桧森其旁。
视之颇具丈夫气,谁欤号以巾帼行。
设云妙喻方子美,徒观更匪修竹倚。
亭亭戍削则不无,姗姗阎易非所拟。
率与易名曰介如,长言不足因成图。
正言辨物得朅揽,惠麓梁溪永静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