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都人》
《答都人》全文
明 / 康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还车浒西曲,半山含暝色。

朔风刺我衣,欲止不可得。

入城逢都人,白马衔金勒。

下马揖车前,被服甚奇特。

授我一缄书,题识颇修敕。

展书读其辞,耿耿乱胸臆。

一别十三年,安知如顷刻。

劳君远问讯,况此常相忆。

习静厌世喧,冠冕志颇息。

秦马不嘶越,南鸟岂栖北。

野人各有怀,所务在稼穑。

慇勤谢都人,去去慎登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康海的《答都人》。诗中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与一位都人的偶遇和交谈。首句“还车浒西曲,半山含暝色”描绘了诗人归途中黄昏时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朔风刺我衣,欲止不可得”则通过自然界的寒冷风声,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进入城市后,诗人遇到了一位骑着白马、身着奇特服饰的都人。这一段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都人的形象似乎带有某种超脱世俗的意味。诗人下马与之相揖,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与好奇。都人赠予诗人一封书信,信上内容“题识颇修敕”,暗示信件内容庄重且可能包含重要的信息或情感。

展开信读,诗人内心受到强烈冲击,“耿耿乱胸臆”。接下来的“一别十三年,安知如顷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不易,强调了友情的珍贵。都人不远千里问候,让诗人深感温暖与感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两句话“习静厌世喧,冠冕志颇息。秦马不嘶越,南鸟岂栖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以“秦马不嘶越,南鸟岂栖北”这样的比喻,暗示了不同环境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与不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珍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康海

康海
朝代:明   字:德涵   号:对山   籍贯:陕西武功   生辰:1475--1540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你喜欢

和答姚主事

问我平生遗我诗,清风明月想襟期。

此心若道元无事,似我江门看水时。

(0)

刘景仁自雷州别二亲还永丰过白沙赠之

何处寒笳动晓风,江门别舸太匆匆。

半肩不是雷阳物,何得雷阳在梦中。

(0)

送扇与万松庵

山中团扇织朱藤,小把还誇入手轻。

见说高斋蚊嘴赤,夜深来扑老先生。

(0)

赠罗梁还程乡·其二

飞出一帆何处风,道人眠处玉台东。

春光一路相随去,朝雨渡头花欲红。

(0)

怀胡大参希仁·其二

先生齿发今如何,我发秋来白又多。

若与先生论出处,江门只好听渔歌。

(0)

周侍御文化将访白沙阻风江上连日以诗迓之·其一

长风不打画船回,更为山灵扫玉台。

走马城中具茶果,青天白日绣衣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