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天欲霜,今我来思梅已黄。
淮山澡雪尘垢面,鱼稻扫除藜藿肠。
好风肯伴客帆远,故国不辞归梦长。
塔中老人莫相笑,我自寂然渠自忙。
昔我往矣天欲霜,今我来思梅已黄。
淮山澡雪尘垢面,鱼稻扫除藜藿肠。
好风肯伴客帆远,故国不辞归梦长。
塔中老人莫相笑,我自寂然渠自忙。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名为《癸巳自南京过泗上》。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南京前往泗上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变化。
首句“昔我往矣天欲霜”,以“往”字开篇,暗示了诗人曾经离开某个地方,而此时天空正预示着霜降将至,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今我来思梅已黄”一句,时间转换为现在,梅花已经绽放,黄色的花朵在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描绘,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淮山澡雪尘垢面,鱼稻扫除藜藿肠”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淮山经过冬日的洗礼,仿佛洗净了尘埃,展现出清新的面貌;而鱼和稻米则象征着丰饶的食物,与之前可能简陋的饮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活改善的喜悦。
“好风肯伴客帆远,故国不辞归梦长”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好风似乎愿意陪伴着远行的船只,让诗人能够畅游于广阔的水域之上;而对故国的思念,则通过归梦得以延续,即使身在他乡,心仍牵挂着家乡。
最后,“塔中老人莫相笑,我自寂然渠自忙”两句,诗人以塔中老人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内心平静(寂然),但外界(渠)依然忙碌。这不仅是对自己心境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洞察。
名园探梅时,粉苞才半开。
如逢姑射仙,偃蹇下瑶台。
孤洁自天赋,肯听东君媒。
别来今几日,雪片点苍苔。
玉笛谁家子,喷月一声哀。
可惜飞幽馆,不上美人腮。
柳条忽萌动,春风原上回。
芳菲已后时,百卉胡颜哉。
转首鶗鴂鸣,殷红乱成堆。
却来绿阴下,青子荐琼杯。
阴阳有定数,天地无全功。
偏雨或偏旸,消息岂难穷。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
赫曦不停轨,火云日燔空。
晨兴迨晚暮,危坐沸鼎中。
一夕四五起,倦鸟思逃笼。
扇手腕几脱,所招皆温风。
年来复何罪,遭此炉炭烘。
迅雷空殷殷,微雨秪濛濛。
燋燃到草木,禾稻忧不丰。
颇闻炎瘴地,威势增祝融。
又闻大热狱,食饮浑洋铜。
法法惟心造,报应万不同。
吾家有云溪,竹间二水通。
入门爽毛骨,清绝广寒宫。
插羽欲飞去,免为旱魃攻。
士而志于道,谁云不自量。
山海虽崇深,行者尚梯航。
况复我固有,本根先混茫。
渺然一微尘,犹足铸虞唐。
随遇得真乐,何适非道场。
回首观世间,汩没诚可伤。
余岂不知耶,驽马恋豆糠。
春林听鸣鸟,秋壁闻啼螀。
是心如死灰,妄念不复猖。
持此欲求交,满目都伥伥。
迩来得吾人,宿愿欣已偿。
文字果超诣,圣门早升堂。
视彼俗学流,一一痴与狂。
所为杂霸下,未可语皇王。
与君期戮力,起废针其肓。
相将入山中,采薇以为粮。
累石成台如蚁垤,对此澄江千丈阔。
春轮旋转疾如飞,隔岸传声无间歇。
风标公子镜中来,为我沙汀凝片雪。
晚晴更是斜阳好,树外残霞红一抹。
平生任运息机心,麋鹿可驯禽可狎。
生憎智巧犯人为,激水翻车真太黠。
君不见海上之鸥胡不下,当时妄念差一发。
又不见汉阴抱瓮用力多,区区反笑桔槔拙。
我今与物既大同,积劫情尘俱泯绝。
天机密契有谁知,强立台名太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