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玉尘多气已低,可能符采压虹霓。
晋人自识三都丽,襄野谁教七圣迷。
谩说违时清似水,且谋终日醉如泥。
秦关自昔称天府,何事雄誇十二齐。
卞玉尘多气已低,可能符采压虹霓。
晋人自识三都丽,襄野谁教七圣迷。
谩说违时清似水,且谋终日醉如泥。
秦关自昔称天府,何事雄誇十二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镇所作的《次韵酬叔向》。诗中以“卞玉”开篇,借以喻指高洁之士,但“尘多气已低”,暗示了世态炎凉,高洁之士往往难以保持其本色。接着,“可能符采压虹霓”一句,表达了对高洁之士才能与品德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才华和德行足以超越世间一切。
“晋人自识三都丽,襄野谁教七圣迷”两句,运用典故,晋人识得三都之美,而襄野七圣却迷失其中,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即人们往往只关注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
“谩说违时清似水,且谋终日醉如泥”则是对现实的深刻批判,指出世人追求的清廉如同清水,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做到,只能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最后,“秦关自昔称天府,何事雄誇十二齐”两句,将话题转向历史,秦关自古以来被视为富饶之地,为何现在却无人问津?这里或许隐含着对国家衰败、人才流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权者夸耀功绩、忽视民生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鱼轩富贵人间少。那堪更、有子雍容廊庙。
衮绣当斑衣,转色难心小。
手把乾坤重整顿,略□□、微生一笑。分晓。
是慈闱心事,如今著到。
帘幕早是寒生,又橙黄近也,菊花香了。
已劝九霞觞,春意浓于酒。
玉带金鱼欢舞处,更捷骑、红尘峡□。知否。
这花添锦上,年年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