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三性。更假丁公煅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崙峰顶。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三性。更假丁公煅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崙峰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其五》。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精妙的比喻,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爱情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这里通过数字的巧用暗示了两位年轻男女,他们或许是命中注定的伴侣。"姹女"和"郎君"都是古代对青春女子与男子的美好称呼。
“自称木液与金精。”木液通常指的是树木中的清澈汁液,而金精则象征着金属之精华。这一对比喻,展示了诗中男女两人的纯洁和珍贵,他们仿佛是自然界中最美好的产物。
“遇土却成三性。”在这里,“土”被赋予了转化的角色,"三性"则可能指的是道教哲学中的三才(天、地、人)之说。诗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自然力的作用下,纯净的元素能融合成更为复杂但和谐的事物。
“更假丁公煅炼,夫妻始结欢情。”"丁公"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着煅炼、锻造的过程,这里暗示了男女之间感情的铸就与磨合。他们通过相互的理解和包容,最终成为了彼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夫妻始结欢情。”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中对爱情美满的期待和肯定,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
“河车不敢暂留停。”"河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里强调的是时间不等人,任何美好的时刻都不应该被错过或延误。
“运入昆崙峰顶。”昆崙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此处用来比喻爱情达到了极致的高峰。诗句表明了这份感情已登上了生命和存在的巅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至高点。
总体来说,这首《西江月·其五》通过对自然元素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爱情与自然交融、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纯粹之爱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耆英图画里,笙鹤拥,地行仙。
是曾识旧家,南宫礼乐,绫餤春筵。
梅南早迎骃辔,凛霜威、风裁肃蛮烟。
笑引霓旌绛节,归寻碧涧红泉。轩然。过却古稀年。
窗户湿壶天。甚小车花外,醉呼麟脯,满泛金船。
蒲轮书荣相锦,福苍生、此笔健如椽。
办了调元勋业,丹霞小住千年。
菊有黄华,惠然肯来,思量意勤。
见秋容淡泊,寒香馥郁,妖红俗紫,爱恶由分。
玉露金风,豚蹄豆酒,不论文尊与义尊。
重阳过,看匆匆暮景,苒苒行云。宾朋相与欢欣。
况咀嚼颐精好致神。
笑量长较短,到头是梦,春三秋九,夫复何言。
冠盖名流,搢绅处士,特赠新诗可以群。
从今后,但有花即饮,卿自纷纷。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
世事浮云,人生大梦,岐路谩悲南北。
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
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
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有绿阴朱实。
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
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
喜闲来、事事从容,睡觉半窗晴日。
春色去何急,春去尚微寒。
满地落花芳草,渐觉绿阴圆。
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
赢得朱颜老,孤负好林泉。宝装鞍,金作镫,玉为鞭。
须臾得志,纷华满眼纵相谩。
功名自来无意,富贵浮云何济,于我亦徒然。
万事付一笑,莫放酒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