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有怀刘世亨》
《七夕有怀刘世亨》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海城吴叶堕新秋,露坐中庭夜色幽。

微月遥随银汉转,清樽不共故人游。

曾闻玉殿传灯火,更想瑶台望斗牛。

千里相思应未寝,故园南望益离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中秋之夜,独自在庭院中露坐赏月的情景。首联“海城吴叶堕新秋,露坐中庭夜色幽”以“吴叶”点明地点,暗示季节为秋季,而“新秋”则强调了时间的特定性。接着,“露坐中庭夜色幽”一句,通过“露坐”和“夜色幽”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

颔联“微月遥随银汉转,清樽不共故人游”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远的意境。微弱的月亮似乎在银河中缓缓移动,而诗人却只能独自品尝清酒,怀念远方的朋友。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颈联“曾闻玉殿传灯火,更想瑶台望斗牛”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仿佛回到了曾经辉煌的宫殿,灯火通明,而此刻却只能遥望天上的斗牛星,寄托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千里相思应未寝,故园南望益离忧”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尽管相隔千里,但诗人的心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园,这种思念之情让他难以入眠,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友情、家乡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水(一作韩喜诗)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
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0)

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又作刘希夷诗)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
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
庭鹤舞白雪,泉鱼跃洪流。
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
感叹未终曲,泪下不可收。
呜呼钟子期,零落归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从我游。

(0)

雁塔(开元八年,清河傅岩题此诗于雁塔)

峥嵘彻倒景,刻峭俯无地。
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
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
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
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
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0)

还渭南感旧二首

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台。
独悲桃李节,不共一时开。
魂兮若有感,仿佛梦中来。
常时华室静,笑语度更筹。
恍惚人事改,冥漠委荒丘。
阳原叹薤露,阴壑悼藏舟。
清夜妆台月,空想画眉愁。

(0)

题杨凝式书

端州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0)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石林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蒨。
七曜悬洞宫,五云抱山殿。
银函意谁发,金液徒堪荐。
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
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化真骨,万里乘飞电。
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
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