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华似酒。向枝枝点染,芳艳酣透。
冷到篱根,倦倚窗前,苔痕一径铺厚。
寒蛩懒作伤心语,便蝶影、飞来都瘦。
卷画帘、尽日西风,分付秋魂消受。
记得餐英小摘,那人共徒倚,香满罗袖。
好梦如烟,别梦如云,又到苦寒时候。
谢娘已嫁吴娘病,只院落、夕阳依旧。
算可怜、不独黄花,说与雁鸿知否。
霜华似酒。向枝枝点染,芳艳酣透。
冷到篱根,倦倚窗前,苔痕一径铺厚。
寒蛩懒作伤心语,便蝶影、飞来都瘦。
卷画帘、尽日西风,分付秋魂消受。
记得餐英小摘,那人共徒倚,香满罗袖。
好梦如烟,别梦如云,又到苦寒时候。
谢娘已嫁吴娘病,只院落、夕阳依旧。
算可怜、不独黄花,说与雁鸿知否。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疏影·残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霜降后菊花的凋零景象,以及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霜华似酒"开篇,形象地写出霜降时菊花被染成醉人的深色,仿佛美酒般醉人心扉。"冷到篱根,倦倚窗前",词人通过描绘菊花在寒风中的孤寂状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苔痕一径铺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寒蛩懒作伤心语,便蝶影、飞来都瘦"则借秋虫和蝴蝶的瘦弱,表达出秋天的凄凉。"卷画帘、尽日西风",词人独自面对秋风,承受着无尽的秋意,"秋魂消受"四字,透露出词人内心的落寞。
接下来,词人回忆起与佳人共赏菊花的美好时光,"记得餐英小摘,香满罗袖",那份温馨与甜蜜如今只能成为梦境。"好梦如烟,别梦如云",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谢娘已嫁吴娘病",借古人事例感叹世事变迁,只剩下"夕阳依旧"的院落。
最后,词人感慨自己如同那孤独的黄花,无人理解,只能寄托于南飞的大雁,"算可怜、不独黄花,说与雁鸿知否",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期待。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残菊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离合悲欢。
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
每到春夏交,育吞胜力田。
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
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
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
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
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
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
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
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
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
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
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
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
何不教村妇,采桑满陌阡。
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
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
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
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
绮纨在尔身,忍令污且穿。
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
《题养蚕图》【清·孔璐华】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每到春夏交,育吞胜力田。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何不教村妇,采桑满陌阡。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绮纨在尔身,忍令污且穿。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Zss5TFk.html
黄梅霪雨江山气,祇在江南卑湿地。
畿南无山亦无江,大风一起尘飞扬。
竹木灰石远难致,以柴盖屋土筑墙。
倾河倒海天瓢浆,土化为泥泥压床。
七十病翁佯聋瞽,室人交谪默无语。
通夜露处鸦落巢,连日断炊鱼在釜。
四民皆以食为天,阴阳不燮安种田。
宰辅谁能继姚宋,救时无术非无权。
名言尝闻吕叔简,发泄太早总归旱。
闰逢夏五多凶年,祇愁饥馑不得免。
何况临海时用兵,国家租税那忍缓。
天津桥更啼杜鹃,南来地气何时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