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人物与情感的五言绝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诗中,"武陵谁家子"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主人公的好奇,可能是一位来自武陵的青年;"波面双双渡"描绘了他或她与伴侣在湖面泛舟的情景,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空积心中丝"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纠葛,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或是对分离的忧虑,"不成机上素"进一步揭示了他们可能未能将心中的情感编织成生活的平稳,如同未完成的织布,暗含着生活的不顺或情感的未决。

"似共织女期"引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他们或许在期待像神话中的爱情那样长久,但"秋宵苦霜露"又以季节的寒冷和夜晚的霜露象征现实的艰难和相思之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题杏园春色卷

恩袍草色动,仙籍桂香浮。

三层暖浪,禹门一跃过鳌头。

金殿彩云锦覆,玉陛欢声雷动,胪唱出龙楼。

仙侣三千辈,平步上瀛州。马如龙,车似水,恣遨游。

曲江春酒,杏花十里锦云稠。

看取春风得意,渐入扬州佳境,纤手上帘钩。

总是书生事,回首十年秋。

(0)

早梅芳.咏青梅

玉肌清,冰魂瘦。忽见浓阴覆。

深深庭院,一树垂垂伴晴昼。

枝头青子结,叶底繁英透。

试凌波微展,小摘纤纤手。缀如珠,匀似豆。

曾撚妆台石。晶盘初荐,较前酸楚应非旧。

盐和商相鼎,齿软吴姬口。问东风、并蒂犹存否。

(0)

东坡引·其二剪刀

绣奁晴色换。飞絮东风满。郎来好试并州看。

情丝千种乱。情丝千种乱。夜深频放,有愁相伴。

共画阁玉人春倦。朦胧一缕裁难断。双鸳谁剪半。

双鸳谁剪半。

(0)

三台令·其七洞庭杂兴

日落山空响梵,风来树杪生涛。

一卷洞中周易,三杯醉后离骚。

(0)

村居二十馀日,身在田畴,宜有所慕,乃蓑笠耰锄间不类农家气味,殊足慨也;因作杂诗·其四

鲜新薄葵藿,腐朽珍鱼虾。

家贫食三韭,鲑菜宁不嘉。

绮罗朝入市,负戴夜还家。

青钱随手给,实俭名则奢。

螳臂与鸡肋,大言相矜誇。

天时亦云异,腊月荐王瓜。

草木不经霜,往往见浮花。

因之识民气,顺应无所嗟。

(0)

排闷六首·其四

尼山且欲九彝居,况我承先旧有庐。

归国能无苏武节,望乡羞答李陵书!

不堪困苦同笼鹤,亦厌奔波似磨驴。

我信苍天应有眼,城门火岂及池鱼!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