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龙敏辩给,惠施夸便儇。
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
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
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
祈龙敏辩给,惠施夸便儇。
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
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
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三十三)》,主要表达了对才智过人者如龙敏辩、惠施的赞赏,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于深奥哲理的探索和质疑。首句“祈龙敏辩给”赞扬了龙的智慧与口才,而“惠施夸便儇”则提及惠施的敏捷与机巧。接着,“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借竹简书信的复杂寓意,赞美了他们对哲学问题的独特见解,坚白之辩象征着深入探讨真理。
然而,诗人认为他们的言论虽然引人注目,但过于强调表面现象,未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或幽玄之处:“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他感叹他们未能真正理解深邃的哲理。随后,诗人感慨世事变迁,无人再能像他们那样追求多方面的知识:“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最后,诗人以“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作结,表达自己对这种学术传统的疏离,暗示时代变迁,他可能不再过多地谈论这些话题,而是选择淡然处之,忘却言辞,回归自然。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反思。
湘屏展翠叠。
恨入宫沟流怨叶。
釭冷金花暗结。
又雁影带霜,蛩音凄月。
珠宽腕雪。
叹锦笺、芳宇盈箧。
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
愁切。
夜砧幽咽。
任帐底、沈烟渐灭。
红兰谁采赠别。
洛汜分绡,汉浦遗玦。
舞鸾光半缺。
最怕听、离弦乍阕。
凭阑久,一庭香露,桂影弄栖蝶。
帘影移阴,杏香寒、乍湿西园丝雨。
芳期暗数。
又是去年心绪。
金花谩翦,倩谁画、旧时眉妩。
空自想、杨柳风流,泪滴软绡红聚。
罗窗那回歌处。
叹庭花倦舞,香消衣缕。
楼空燕冷,碎锦懒寻尘谱。
么弦谩赋,记曾是、倚娇成妒。
深院悄,闲掩梨花,倩莺寄语。
回风带雨,冻涩漏声悄。
小窗照影虚白,几误邻鸡报。
千树天花绽了。
鹄立通明晓。
眼空八表。
宫袍带月,醉里应迷灞陵道。
风静琼林翠沼。
片片随春到。
吟鞯十里新堤,怪四山青老。
玉唾珠尘怕扫。
句冷池塘草。
白天寒蛟。
飞琼何在,梦觅梨云度仙岛。
玉润金明。
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
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
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
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
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
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
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
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