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经太行·其一》
《秋日经太行·其一》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茫茫远树隔烟霏,猎猎西风振客衣。

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

回车庙古丹青老,碗子城荒草木稀。

珍重狄公千载意,马头重见白云飞。

(0)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
远树:远处的树木。
隔:阻隔。
烟霏:弥漫的烟雾。
猎猎:形容风吹动的样子。
振:振动。
客衣:旅行者的衣服。
岚气:山间的雾气。
湿:湿润。
水声微:溪水声音微弱。
回车庙:供奉神灵或历史人物的庙宇。
丹青老:色彩陈旧的壁画。
碗子城:地名,可能指某个古城遗址。
草木稀:草木稀疏。
珍重:重视,怀念。
狄公:虚构的历史人物,如狄仁杰。
千载意:千年的思念之情。
马头:可能是马匹的形象,也可能象征归途。
白云飞:象征自由和远方。
翻译
远方的树木被烟雾笼罩,西风吹过,摇动着旅人的衣裳。
山中的雨还未停歇,雾气湿润,溪流的声音渐弱。
古老的回车庙画作褪色,碗子城已荒废,草木稀疏。
怀念狄公千年的情谊,再次见到马头,白云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经过太行山时的景象。首句"茫茫远树隔烟霏",展现了远处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猎猎西风振客衣"则写出了秋风的劲吹,使行者的衣裳随风飘动,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与孤寂。

"山雨未晴岚气湿",说明山雨刚过,雾气弥漫,使得空气湿润,增添了山间的湿润和清新。"溪流欲尽水声微"进一步描绘了溪流潺潺,尽管水量减少,但流水声仍清晰可闻,暗示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回车庙古丹青老",诗人提及古老的回车庙,色彩斑斓的壁画历经岁月沧桑,显得古老而庄重。"碗子城荒草木稀"则描绘了碗子城的荒凉,昔日的繁华已成遗迹,只剩下稀疏的草木见证历史。

最后两句"珍重狄公千载意,马头重见白云飞",诗人表达了对狄公(狄仁杰)的敬仰,感叹他的精神犹如白云般永恒,即使走过千年的时光,依然令人怀念。整首诗通过秋日景色的描绘,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怀古之情。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题都府俞溥经历所持山水画扇

俞君手持一尺练,水色山光坐来见。

烟林嘉树蔚森爽,云磴寒泉飒飞溅。

茅亭萝径青石床,松风洒衣如雪霜。

便从花底抱琴去,閒听渔父歌沧浪。

(0)

采菱词

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

鸳鸯与鸂鶒,对对浮清川。

采菱白晰郎,荡桨后复前。

偶逢西家姝,隔浦来采莲。

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

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

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

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

(0)

残春

无端来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

过江悯度饥难救,弃世君平俗更亲。

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如火绿榕新。

(0)

蝶恋花·其六

碾玉钗头双凤小。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嫩曲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水调声长歌未了。掌中杯尽东池晓。

(0)

金凤钩

江南又叹流寓。指芳物、伴人迟暮。

搅晴风絮,弄寒烟雨,春去更无寻处。

石城楼观青霞举。想艇子、寄谁容与。

断云荆渚,限潮湓浦。不见莫愁归路。

(0)

书事

闲时但觉求人易,险处方知为己深。

世事尽随流水去,白云自识古人心。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